华妃一身行头,端的是宠妃的气派,规矩里透着张扬。
她向来与皇后不睦,此番姗姗来迟,行礼时仅微微屈膝,算是敷衍了事。
“皇后娘娘安。”
华妃声音里带着几分慵懒,解释道,“昨儿个皇上看奏折到深夜,本宫陪着伺候,今早皇上心疼,偏不让本宫早起,倒让娘娘久等了。”
高座上的皇后听着这话,面上依旧平和。
这般说辞,华妃已不是头回说,她心中早无波澜,反倒想着,正好借此时机,给这些新来的妃嫔们立立规矩,杀杀锐气。
于是便顺着话头应道:“皇上勤政,妹妹能在旁伺候,也是份内的孝心。”
“只是这后宫请安,规矩不可废,妹妹日后还是早些为好。”
华妃听着,嘴角勾了勾,与皇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。
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,她才像是刚瞧见底下的情形,故作惊讶地扬声道:“哟,这底下的新妹妹们还跪着呢?”
“皇后姐姐,您怎么也不提醒本宫一声,倒让她们多受了罪。”
皇后瞥了眼底下,缓缓开口:“起来吧。”
底下的新秀女们连忙依礼起身,齐声谢恩。
新晋的这些小主们,都是头一遭经历这般场面。
先前在自家府里虽也学过宫廷规矩,可真到了这宫里,一言一行都得提着心。
眼下一个个跪得久了,膝盖早麻了,起身时难免踉跄。
尤其是那位淳常在,本就身子骨弱,刚直起身便晃了晃,亏得旁边的赫舍里常在扶了一把才稳住。
众人都低着头,谁也不敢多看,只默默调整着姿势,将那点不适强压下去。
高座上的皇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指尖轻轻叩着扶手,却半句未言。
这宫里的规矩,本就是要一点点磨出来的,这点苦都受不住,往后如何立足?
她端起茶盏,浅啜一口,目光扫过底下垂首而立的众人,神色平静无波。
右上首的华妃正把玩着手上那副赤金点翠的护甲,指尖划过宝石镶嵌的纹路,漫不经心地朝底下瞥了一眼,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诮:
“臣妾倒不知,如今汉军旗的秀女,竟比满军旗的还要体面些?”
“姐姐,依臣妾看,这些新入宫的妹妹们,怕是还得再好好学学规矩才是。”
沈眉庄与甄嬛闻言,脸色霎时一白。
她们何尝不知这宫中以满为尊的规矩,方才站位时一时疏忽,不曾想竟被华妃抓了把柄。
两人正想开口辩解,华妃却不待她们出声,继续说道:“前几位失了规矩的,若是不严惩,往后这后宫的体统何在?”
“依臣妾之见,不若摘了她们的绿头牌,禁足三个月,让她们在宫里好好闭门思过,学学什么是尊卑有序。”
这话一出,无异于要断了两人侍寝的机会,直戳新人立足后宫的根基。
沈眉庄攥紧了衣袖,甄嬛也觉心头一紧,两人再也坐不住,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高座上的皇后,带着几分恳切。
皇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心中暗自点头——这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时机。
她放缓了语气,温言道:“华妃妹妹息怒。新人初入宫闱,一时欣喜忘了分寸,也是有的。”
“她们既已知错,不如从轻发落,给她们个改过的机会。”
华妃却不肯松口,柳眉一挑:“姐姐就是心太软。规矩便是规矩,若人人都这般疏忽,往后如何管束?”
“臣妾以为,必得严惩才能让她们记牢。”
皇后似是无奈,沉吟片刻道:“既如此,便摘了绿头牌一个月,再抄写《宫规》十遍吧。也算让她们长长记性。”
华妃虽不甚满意,但见皇后已松口,也不好再坚持,只冷笑道:“还是姐姐宽仁。”
甄嬛与沈眉庄连忙起身行礼,齐声谢道:“谢皇后娘娘恩典。”
这
第一百五十二章 华妃迟安 后宫机锋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