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41章 逻辑之桥与人性之河[1/2页]

两只蚂蚁闯天下 望着天空的小赵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碎片核心内,冰冷的逻辑洪流与初生的人性溪流,在守护协议构筑的“过滤屏障”下,开始了首次笨拙而至关重要的交融。这并非和谐的协奏,更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物质在高压下的强行混合,充满了摩擦与试探。
     赵小赵:意识的湍流
     失去了身体的物理束缚,赵小赵的思维呈现出一种近乎“原始”的状态。记忆的碎片、情感的激流、对现状的困惑以及对彭夕的深切担忧,毫无逻辑地混杂、喷涌。
     “彭夕!彭夕你回答我!别睡了!”(强烈的呼唤,意念冲击屏障)
     “光…好多光…好温暖…像泡在热水里…可我在哪?这还是核心舱吗?”(困惑的感知)
     “碎片!你这个铁疙瘩!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!从深渊出来之后呢?我们漂了多久?外面那些光点是什么?”(带着怒气和焦虑的质问)
     “呜…好可怕…深渊…那些触手…织光者…像胶水一样…喘不过气…”(恐惧的记忆闪回,引发意识波动紊乱)
     她的每一次强烈情绪爆发,都像一颗石子投入碎片精密运行的逻辑池,激起不规则的涟漪,甚至短暂干扰了维护程序对维生系统的微调。守护协议不断调整屏障的“阻尼系数”,试图稳定她,却收效甚微。冰冷的数据反馈显示她的意识活跃度在危险阈值边缘反复横跳。
     碎片:笨拙的翻译与艰难的适应
     碎片的核心逻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它必须:
     接收与解析: 理解赵小赵混乱、非线性、充满比喻和情绪化的意念流。这比解析光海的结构化星语困难百倍。它庞大的数据库疯狂检索人类心理学、语言学档案,进行模糊匹配。
     过滤与转化: 将赵小赵的意念中可能触发自身逻辑冲突或对光海产生误解/威胁的部分进行“无害化”处理(例如对深渊、织光者过于激烈的负面描述)。
     编码与传递: 将“过滤”后的信息,以及它自身的回应,转化为光海能够理解的、以星语符号为主、辅以能量波动模拟的形式。
     接收与转译: 将光海传递来的复杂星语信息和情感共鸣能量,转化为赵小赵能够理解的概念(这需要借助“GAIA7”幼苗提供的生命韵律参照和它构建的模糊认知模型)。
     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碎片尝试回应赵小赵关于彭夕的问题:
     “彭夕…烙印…深度沉眠…受损严重…盖亚之种…核心…维系…”
     “唤醒方案…光海提供…原理…解析中…成功率…计算中…”
     “外部…光点…星芒之簇…光海个体…善意…”
     它的回应依旧干涩、跳跃,省略了所有它认为“不必要”或“可能引发负面情绪”的细节(如彭夕烙印的脆弱程度、唤醒方案的巨大风险)。结果反而让赵小赵更加焦虑:
     “深度沉眠?受损严重?维系?碎片!你说清楚!他是不是快不行了?!光海的方案是什么?原理?我要知道原理!成功率是多少?!”
     光海:耐心的导师与温柔的容器
     星芒之簇和集体意识场展现出惊人的包容与智慧。它们似乎完全理解碎片作为“桥梁”的笨拙和赵小赵作为“新生意识”的混乱。
     对碎片: 它们不再发送过于复杂的信息,而是将信息拆解成更基础的星语符号链,并加强了能量波

第141章 逻辑之桥与人性之河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