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60章 剑拔弩张[2/2页]

龙吟三国 小川流水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中各处防务,皆由蔡都督、张允将军全权节制!诸位各安其位,静待朝廷诏命!”
     一锤定音。刘琦的结局,就在这冰冷的灵堂之上,被他的杀父仇人,用最“仁孝”的名义,彻底盖棺定论。
     汉水北岸,樊城。
     夜色如墨,深秋的寒气顺着江风无声地渗透进营寨的每一个角落。刘备独自一人,立于营寨边缘临时搭建的了望高台之上,厚重的玄色大氅也挡不住那彻骨的寒意。他的目光,如同被无形的锁链牵引,死死地钉在南方那片被深沉黑暗笼罩的广袤轮廓之上——那里是襄阳。
     隔着宽阔的汉水,对岸那座雄城仿佛一头蛰伏在浓墨中的洪荒巨兽,沉默着,却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压抑气息。城中零星几点灯火,在无边的夜色里显得微弱不堪,如同鬼火飘摇。白日里还能隐约看到的城头旌旗,此刻已完全隐没在黑暗之中,什么也看不清。
  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     “景升兄……”一声低不可闻的叹息,从刘备紧抿的唇间溢出,带着铁锈般的沉重和无力感,迅速被冰冷的江风卷走。诸葛亮神鬼莫测的定策,将他这一万兵马置于樊城这隔江相望的险地,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,顶在了蔡瑁的咽喉上。然而,这匕首刺下去需要时机,需要城内那尚未可知的忠义之火燃起。
     他想起诸葛亮派出的那些如同石沉大海的死士,想起张飞此刻应在江夏制造的“声势”,想起被软禁的文聘、王威……每一步棋都布下了,却仿佛投入深潭的石子,连一丝涟漪都未曾传回。这种悬于刀锋之上、前路未卜的等待,比沙场血战更令人心力交瘁。
     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却刻意压低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。刘备猛地回身。
     关羽不知何时已悄然登上高台,丹凤眼中寒芒闪烁,如同暗夜中的星子,脸色却凝重得如同覆了一层寒霜。他快步走到刘备身边,声音压得极低,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:“大哥,襄阳城内有动静了!”
     刘备心头猛地一跳,急切追问:“如何?”
     “我们布在城南芦苇荡的斥候,拼死泅渡回来一个!”关羽语速极快,“他亲眼所见,就在一个时辰前,襄阳城头…突然挂起了巨大的白幡!全城戒严,四门落锁,如同铁桶!隐约还能听到…城中似有报丧的铜磬声传出!”
     “白幡…铜磬…”刘备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,脸色在刹那间褪尽血色,变得比月光还要惨白。虽然心中早有预感,但当这冰冷的死亡讯号真正传来时,那巨大的冲击力依旧如同重锤击胸!一股混杂着悲愤、痛惜、以及对故友最后托付落空的巨大悲怆,如同冰冷的洪流,瞬间冲垮了他强自支撑的心防。
     他猛地抬手,死死抓住冰冷的木质栏杆,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出咯咯的轻响,手背青筋暴起,仿佛要将那木头生生捏碎!他深深地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那带着浓重水腥气的冰冷空气涌入肺腑,却无法平息胸腔内翻江倒海的激荡。
     “蔡瑁…蔡氏…安敢如此!”刘备的声音从齿缝间挤出,带着刻骨的恨意和冰冷的杀机,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火的铁钉。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对岸那片死寂的黑暗,眼中再无半分迷茫,只剩下熊熊燃烧的、足以焚毁一切的火焰。
     “传令!”他猛地转身,声音斩钉截铁,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,“全军戒备!多派斥候,严密监视襄阳四门及江面!凡有片板渡江而来,无论何人,即刻带来见我!另外,速请军师!”
     “是!”关羽抱拳领命,转身大步离去,甲叶在夜色中碰撞出铿锵的杀伐之音。
     刘备独自伫立高台,任凭江风如刀,卷动他玄色的大氅。襄阳城头那象征死亡的白幡,烙印在他的眼底。他知道,荆襄的天,彻底塌了。但这塌陷的废墟之下,点燃了他刘玄德胸中沉寂已久的、问鼎天下的燎原之火!
     对岸那片深沉的黑暗中,仿佛有无数的暗流在看不见的地方汹涌交汇,碰撞出无声的惊雷。一场席卷荆襄、乃至震动天下的风暴,已在死寂的汉水两岸,悄然酝酿到了爆发的临界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160章 剑拔弩张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