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49章 雨论荆襄[2/2页]

龙吟三国 小川流水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,争论的焦点在“北虎”曹操与“南蛟”孙权的威胁孰轻孰重上你来我往。崔州平强调地利人和,孟公威忧惧北军锋锐,向巨达则点出水师之患,言之凿凿。山风似乎也因这激辩而变得急促,卷动松枝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     诸葛亮一直安静地坐在司马徽身侧,羽扇轻握于手,未曾摇动分毫。他目光沉静如水,掠过争论中的同侪,又投向更远处烟岚缭绕的层峦。当向朗的余音在山谷间回荡渐弱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异常清晰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:
     “诸君高论,皆着眼于外敌之强弱,兵锋之利钝,城池之坚脆。此乃枝叶之见。” 他微微一顿,羽扇终于轻轻抬起,指向自己的心口,“荆州之患,其根不在外,而在内。不在刀兵之利,而在人心之涣散。”
     石坪上骤然一静。连山风似乎也屏住了呼吸。
     “景升公,” 诸葛亮的声音平静无波,却字字如重锤敲打在听者心上,“年高而气衰,守成有余,进取不足。荆襄八郡,看似一体,实则暗流汹涌。蔡氏、蒯氏,盘踞州郡,根基深厚,其心向背,谁能测之?南阳张绣,新附未久,其心难安。江夏新败,将士离心,百姓惶惶。更兼……” 他目光如电,扫过众人,“嗣子之位未明,州郡长吏各怀异志。此乃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之象。纵有高城深池,十万甲兵,若人心已散,号令不行,何以拒敌?外寇未至,而内患已生,此方是荆州真正的死穴!”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一席话,如寒冰投入沸鼎,又如利刃剖开表象,直刺内里。崔钧脸色微变,张口欲辩,却一时语塞。孟建、向朗等人也陷入沉思,眉宇间忧虑更深。庞德公捻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,眼中精光闪动。司马徽微微颔首,嘴角那抹惯常的笑意里,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。
     就在这短暂的沉寂几乎要凝固空气的刹那——“啪!”一声刺耳的脆响骤然炸开!
     是黄承彦!这位一直冷眼旁观、沉默不语的清瘦老者,竟猛地将手中把玩许久的一只粗陶茶盏狠狠掼在地上!碎片四溅,褐色的茶汤淋漓洒在青石板上,裂开一片狼藉的深痕。
     这突如其来的举动,震得所有人都是一惊,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黄承彦那张骤然变得无比冷峻的脸上。他毫不理会地上的碎片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,直刺诸葛亮、庞统等一众年轻人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,一字一顿地逼问:
     “人心?好一个人心!孔明小子,你剖析得倒是精妙!可老夫只问你一句——” 他顿住,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或惊愕、或沉思、或凝重的面孔,石坪上的空气仿佛被瞬间抽干,紧绷欲裂,“若刘景升明日便暴毙身亡!就在今夜!顷刻之间!荆州无主!群龙无首!尔等满腹经纶,心忧社稷,又当奉谁为主?!谁来收拾这人心涣散、群狼环伺的残局?!说!”
     这石破天惊的一问,挟着黄承彦那股子不管不顾的锋锐气势,如同九天之上骤然劈下的惊雷,狠狠砸在青石坪上!瞬间将方才诸葛亮所揭示的“内患”推到了最极端、最紧迫的境地!
     “啊?!” 崔州平失声惊呼,脸色煞白,身体不由自主地后仰,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击中。孟公威倒抽一口冷气,瞳孔猛缩,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。向朗温雅的面容也瞬间僵住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骇。连一直气度沉凝的诸葛亮,握着羽扇的手指也几不可察地微微一紧,深邃的眼眸中,那如古井无波的平静终于被这惊世一问搅起了剧烈的波澜。庞德公捻须的手彻底停住,眉头紧锁。司马徽温煦的笑容也凝固在脸上,眼神变得异常凝重。整个鹿门山的清幽,仿佛被这赤裸裸的、带着血腥味的假设瞬间冻结、撕裂!
     死寂!令人窒息的死寂笼罩了石坪。只有山风似乎也感到了这无形的重压,呜咽着从林梢掠过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149章 雨论荆襄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