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33章 新野太守[2/2页]

龙吟三国 小川流水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如此定了。”刘表疲惫地挥挥手,“德珪,安置及粮秣军械拨付事宜,由你与蒯长史会同邓治中操办。务必……妥当。” “妥当”二字,他说的意味深长。
     “末将(臣)遵命!”蔡瑁、蒯越、邓义齐声应道。
     议事散去,众人各怀心思离开。蒯越与蔡瑁并肩走出厅堂,阳光刺眼。蔡瑁低声道:“异度(蒯越字)兄此计大妙!新野,便是他刘备的葬身之地!纵使曹操不来,哼,那地方穷山恶水,又有张允盯着,他还能翻出什么浪花?”
     蒯越望着远处巍峨的城墙,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:“德珪,莫要小看了这位刘皇叔。困兽犹斗,何况潜龙?新野是牢笼,亦是试金石。若他真能在此立足,甚至有所作为……那才更有意思。只是……”
     他声音压得更低,“要盯紧他的一举一动,尤其是他与荆州士人、豪强的往来。更要……留意主公的态度。主公今日虽纳我言,然其心……犹疑未定啊。” 他深知刘表内心深处对刘备那份微妙的宗亲之情和潜在的欣赏,始终是一个变数。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蔡瑁狞笑:“放心,进了这荆襄地界,是龙他得盘着,是虎他得卧着!有我在,他休想翻天!”
     而在议事厅内,刘表并未立刻离开。他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荆州地图前,手指缓缓滑过襄阳,最终停留在北端那个不起眼的小圆点——新野。他目光复杂,有算计,有忌惮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。
     “玄德啊玄德……” 刘表喃喃自语,“非是我不念同宗之情,实乃这荆襄九郡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新野……望你能理解我的难处。若你真能守住这北门,为我分忧……唉。” 他长叹一声,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隐忧,并未因决策的做出而减轻,反而如同阴云般更加浓厚。
     他隐约觉得,自己今日的安置,或许正如李珪所言,是在放龙入海,纵虎归山。但开弓没有回头箭,荆州的棋盘上,刘备这颗棋子,已然落定。
     消息很快便由快马传到了南阳山谷中的刘备营中。当听到“镇南将军”、“新野太守”、“驻守北境”、“自行募兵”、“受南阳太守节制”、“张允屯兵樊城协防”等一系列措辞时,刘备脸上没有任何意外,只有一种深沉的平静。他屏退使者,独自走到山坡上,再次远眺襄阳方向。关羽、张飞侍立身后。
     “大哥,这刘表老儿,好生奸猾!给个芝麻大的新野,还要派条恶狗(张允)在旁边盯着!分明是要我们去送死!”张飞怒不可遏。
     关羽抚髯,丹凤眼寒光闪烁:“新野,四战之地,直面曹贼,兵微将寡,粮饷受制于人,旁有监军。此乃绝境。”
     刘备沉默良久,忽然笑了,笑容里带着苦涩,更带着一种绝境中勃发的斗志:“绝境?二位贤弟,我等经历的绝境还少吗?新野虽小,却是我等自青州兵败后,真正拥有的第一块立足之地!刘景升给的不是富贵,是机会!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,在刀锋上练筋骨的机会!有人盯着怕什么?当年在河北,罗业眼皮底下,我们不也活下来了吗?至于曹操……” 他望向北方,眼神锐利如鹰,“他若敢来,新野城头,便是他认识我刘备兄弟的又一处坟场!传令下去,收拾行装,明日拔营……赴新野!”
     夕阳如血,将刘备的身影拉得很长。前路艰险,荆棘密布,但至少,他们不再是漂泊无依的丧家之犬。新野,这座注定要在三国烽烟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小城,将成为刘备集团蛰伏、喘息、积蓄力量,最终等待风云再起的关键起点。
     而襄阳城内,以蔡瑁、蒯越为代表的荆州本土势力,正冷眼旁观,静待着这场“驱虎吞狼”大戏的上演,浑然不觉,那看似被困于囚笼的猛虎,其目光早已越过了新野的低矮城墙,投向了更广阔的荆襄大地,乃至……整个天下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133章 新野太守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