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42章 离开三泉村(有一丢丢的小怕,胆小不要看哦)[2/2页]

穿成哥儿下一秒 梦里解忧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子,又羡慕小梅敢凑上去同孟晚交好,听到田兴将主意打到孟晚身上他也纠结过,后来才会在宋亭舟去找孟晚的时候告诉了他位置。
     他对孟晚有种特殊的情感,羡慕嫉妒想同他交好,又幻想自己能成为对方。
     这些孟晚全然不知,说到底他也没和竹哥儿交流过几次。
     宋亭舟和大力回来,田家男丁不少,田大伯也从山上回来,怎么也轮不到外人。田老二家也是一大家子人,还和隔壁田大伯是亲兄弟,但这时候村里人都迷信着,连亲兄弟都不愿露面,怕沾惹了什么脏东西。
     “田大伯借了村长的牛车去红庙村找郎中去了,老爷子还有气,田兴怕是不好了。”
     大力跟常金花与宋六婶说话,宋亭舟在旁没吭声,他担心吓着孟晚,匆匆赶了回来,见他在教小满做油果子,脸色虽然不好,倒也没什么惊惧之色,略放了心。
     “田兴那么壮实,说没就没了?”
     “这人真是不能作恶,不然必遭报应,老天爷都看着呢!”
     两个妇人唏嘘不已,手上做活的动作都停了下来。
     郎中坐着牛车过来后,田兴尸体都已经凉了,倒是老太爷还有得救,开了几副汤药,灌一半撒一半,人还是昏迷不醒,据郎中说哪怕是救回来,日后也下不了炕了。
     田兴人在壮年就没了,禹国的出丧很讲究,村里虽然简化了一部分,但在孟晚这个现代人看依旧很复杂。
     李长香不承认她儿子是横死的,只说是意外,但风水先生却被她留在家里不让离开,可见到底是怕的。
     田家设了灵堂,夜里自家人反倒不敢守灵,雇了风水先生开坛做法。
     红庙村的风水先生只会照着易经给人批红白日子,哪儿会道士的活计?但为了挣上这份钱,也只好赶鸭子上架。
     晚上外间嚎着阴风,常金花打上了小呼噜。
     孟晚缩在被子里就露出一双眼睛,他分明不信鬼神,却还是被田家的阴间氛围感染,莫名觉得暗处有人盯着他似的,甚至都想将常金花叫醒陪他。
     “戈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宣言饮酒,与子偕老。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……”
     小屋隐隐传来的读书声驱散了孟晚心中的恐惧。
     他夜里还在读书?
     孟晚将脑袋从被窝里探出来,正正当当的安置在枕头上,伴着宋亭舟清朗悦耳的声音,莫名觉得安心。他困意慢慢袭来,昏昏欲睡的时候还在想明日该劝宋亭舟爱护眼睛,毕竟如今又没有近视眼镜。
     按说停尸三日才可出灵,但田家再嘴硬也是怕的,停了一晚后,第二天凌晨匆匆找了族人抬棺下葬。
     孟晚洗漱好后站在门口,能望见稀稀拉拉的送葬队伍,凄惨的哭声在清冷的乡道上回荡,渐渐远去到山上。
     他收回目光,突然瞥到与田家相邻的墙头上多出一抹白色身影,死命压住差点破喉而出的惊叫,孟晚咽了口口水道:“竹哥儿?你坐这么高干什么?”
     竹哥头上、腰上、袖子 上都系着白麻布,脸色惨白,身形单薄,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,但他看向孟晚的眼神很亮。
     孟晚很难精准形容那种感觉,像是他放下了什么,又像是背上了更重的枷锁。
     “听说你要走了?”
     孟晚觉得不可思议,田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,竹哥儿还能关注到他家的事?
     他略微犹豫,想开导竹哥儿几句,又觉得没什么必要,思索再三直接承认了,“是啊,一会儿我们就会离开。”
     竹哥儿听村里人说过宋家在镇上开了个吃食铺子,因此还以为孟晚是要回镇上。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不过——不管是镇上还是什么地上,竹哥儿的话里都带着丝羡慕。
     “真好啊,外面……是不是很好?”
     孟晚声音中带着朝气,“我也说不好,只有见识了才能对比出来,不过人嘛,总该看看自己没见过的风景。”
     竹哥儿声音缥缈,“是吗……晚哥儿,你知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。”
     竹哥儿问的定然不是他这个竹字,而是全名。
     孟晚摇头,“不知。”
     竹哥儿幽幽的说:“我叫曲竹。”
     孟晚忽的想到那个素未蒙面,死的悄无声息的少年,“那你弟弟呢?他叫什么?”
     竹哥儿浑身一震,他似乎没想到孟晚会问到小六,声音颤抖着说:“他是我六弟,叫曲荇。”
     荇菜随处可见,如这个在家中存在感最低的弟弟一样。
     孟晚轻声道:“好,我记住了。”
     今日他们便要去镇上租好马车,常金花收拾好让宋六婶一起帮忙赶制出来的新衣,一家人又开始收拾行囊,这次是真的要远行,短时间内都不回来了。
     地窖里的还剩了十来颗白菜萝卜,都送给了宋六婶和二叔嬷家,米面锅碗都放到了宋六婶家新房,她家地方大些。
     柱子架着牛车到宋家门口接人,远远绕开了田家院门。
     “婶,我过来了,有没有要搭手的?”
     孟晚与常金花各自背了个还算小巧的篓子出来,后面的宋亭舟背着书箱,手上还拿着个包裹。
     “不用,我们就这些东西,你先去你六婶家,她家东西多。”
     柱子应了声,“行,那我去前头,你们慢慢走。”
     宋六婶家和他们当初第一次到镇子上租铺子差不多,好的是不用带席子铺炕,上次二叔嬷给做的他们没带回来。
     宋六叔留在家看家,儿子儿媳头次做买卖,宋六婶不放心要跟去。
     依旧是将东西都搬上牛车,人在下面走路,一行人渐渐随着牛车走远。
     田家低矮的木制院门外,站着一道萧条的身影,一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直到消失不见。
     书里的反派都能得到因果下场,
     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四处找人伸张。
     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不丢脸,
     旁观指责的人自认为站在道德高塔之上。
     言语化作利箭,
     道德闪烁微光。
     欲望迷失人眼,
     无知才最猖狂。
     ——三泉村篇完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42章 离开三泉村(有一丢丢的小怕,胆小不要看哦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