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单是英帕尔的高级军官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整编部队的基层士兵们,也在花旗教官团的督导下经历着脱胎换骨的锤炼。将士们过着滋味复杂的日子,痛并快乐着。
痛,是刻骨铭心的。体能的极限挑战:每日的负重越野像压垮脊梁的大山,堑壕挖掘磨得满手血泡,无休止的队列分散与集合更是将人最后一丝力气榨干。累?那感觉早已超越了疲惫,是欲仙欲死的筋骨寸断。
精神的严苛规训:花旗教官那套刻入骨髓的服从性教育,更是另一种酷刑。每一个动作、每一声应答都必须配上一句“yes sir”,不容丝毫差池,精神时刻紧绷如弦。
快乐,也是实实在在、看得见摸得着的。伙食待遇堪称顶呱呱!顿顿有肉有菜,雪白的米饭、暄软的白面馒头,管够管饱,绝不掺进沙砾、霉变的麸皮或是恶心的老鼠屎。这简直是他们军旅生涯中从未奢望过的伙食。
两个月的足量肉食与科学训练下来,士兵们肉眼可见地壮实起来,脸颊有了血色,胳膊腿儿也鼓起了腱子肉。
最重要的还是真金白银,让他们心头滚烫的是这边发饷!每月六块(折合近二十块大洋!),是实打实的硬通货!
原先可不是这样,那点可怜的饷银连盒劣烟都买不起,就这还得拖欠。如今不仅能养活自己,还能寄回老家补贴亲人,这实实在在激励了士兵的积极性。
教官们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新装备。从武器的分解结合、日常维护保养到故障排除,耐心细致,寸步不离。
更令人心安的是部队得到了充足的药品补给,伤员们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,这在缺医少药的过去,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。
豆饼和羊蛋子跟着郝兽医在后勤处学算术、练写字,日子过得最为清闲惬意。相比之下,其他人的运气可就没这么好了。
原有的战术被全盘否定,都得在教官的严密督导下重新受训。教官们对他们的射角标定、行军队列乃至掩体构筑进行了近乎苛刻的规范。
当然,背着沉重的装备进行野外长途拉练、在指定时间内挖掘合格的战壕,这些“基本功”更是家常便饭。
最“悲催”的当属要麻和不辣,他们被塞进了那个新成立的、规格极高的合办训练班。
这个训练班从成立第一天起,就笼罩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,因为一位清瘦而目光锐利的中年人亲临现场督阵。
谁也不知道,这位大佬是憋足了一口气,铁了心要把这一届打造成标杆。为了达成目标,他特意从东集合作社的教官团里,抽调了两名真正的精英骨干担任中方教官。
这两人,来头可不得了!黄湛,年逾四十,是力行社滕书记的得意门生。当年特意将他从浙警调出,留在身边悉心培养。
他不仅亲身参与过多次重大行动,更多次担任行动组负责人,经验老辣。两年前,他还曾作为核心成员赴美参与加尔文公司无线电引进的采购谈判。
如今这两支部队装备的加尔文电台,正是他经
第131章 合作培训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