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98章 新援助计划[2/2页]

我的师座林译 喜欢风箱果的乐天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tillwell将军的战术思想被证明是正确的。他的计划就是在为花旗国省钱,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队伤亡。计划的命运随之急转,迅速且顺利地获得了通过。
     毕竟,对于财大气粗的花旗来说,这第一笔投入简直九牛一毛。一个P40飞行大队、一万支步枪、一千挺轻重机枪、一千挺冲锋枪、一千具81毫米迫击炮、五千万发子弹,外加一个炮兵团。
     这些物资的总价值,甚至比不上瓜岛战场数日的开销!而若能借此牢牢牵制住日寇两个师团的兵力,这笔花费就值了!
     更何况,Stillwell将军还提出:只要预算充足,一年之内即可培养出三十万大军,继而全力反攻东亚。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战略构想,尽管花旗国内对此嗤之以鼻。
     Stillwell将军构想成立三个万人编制的旅级作战单位,用于填补主力部队被抽调后的防务空缺。这些部队将全部由花旗军官训练,作为守卫缅北运输线的战略堡垒,并能随时牵制乃至打击日寇部队,使其无法轻易抽调兵力。
     这本是一桩双赢的援助美事。然而,计划一旦进入实施阶段,便立刻触礁。指挥权归属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。
     不仅如此,武器具体分配给哪支部队、由哪位军官出任指挥官,也在国军内部引发了激烈争论。毕竟,拥有一支全副美械装备的部队,就意味着从“杂牌”一跃成为“主力”。
     装备一到,林译和孙师长所部毫无悬念地优先得到了补充。那么,剩下的武器由谁来瓜分?这立刻成了各方势力眼中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。
     林译的部队此时正全力投入整训。这两个月,成了他们弥足珍贵的成长窗口。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部队,急需花旗教官的系统理论武装,将官兵脑海中朦胧的战斗理念,淬炼为切实可行的战术。
     林译深知当下教官的宝贵。老麦是位难得的好人,他全心全意扑在部队建设上,只为尽快终结这场该死的战争。
     而他的助手柯林斯则堪称真正的“全民协助”——他毫无保留地将援助武器的操作、维护、保养、使用诀窍倾囊相授。
     更难得的是,教官们带来了欧罗巴战场最新的战术报告,并与林译等人分享。这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指挥素养。
     此刻,林译才真切体会到掌握英语的好处。这让他能良好的沟通,更快的理解。他甚至主动提出需要研究一些日耳曼军队的战术资料。
     老麦对他军校出身、勤于钻研又精通两门外语的素质大为赞赏,在报告中多次提及他的优秀。
     同样,孙师长展现的才干,也令其麾下的美军教官们赞叹不已,报告里满是溢美之词。
     林译与孙师长两人分走了最精良的装备。剩余的武器,则被罗司令优先用于新编96师。
     该师完成换装后即被调回国内。紧接着,罗司令施展了一招“偷梁换柱”:将这批美械暗中与28师原有装备对调,并顺势提议将28师扩编为两个独立旅。至于最后仅剩的部分美械,唐基正虎视眈眈,全力争取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98章 新援助计划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