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那太正常了,现在不少部门还多出一大把侍郎呢。
“嗯。。。去传旨,让商务部介入两淮盐价,从沿海各处盐场运盐到两淮,成立国营盐售专卖店,抑制盐价,有多少调多少。”
“将以往积攒的盐全部调过来,告诉王时敏,不光要抑制两淮盐价,更要防备其他地区跟风,盐商联手通气,抬高盐价要挟。”
“全国各处,不管有没有异动,都要着手开始国营专卖,哼,朕倒要看看,他们吃不吃得下,朕要撑死他们,让他们知道知道,做生意,囤积坐价是有风险的。”
“是,皇爷,奴婢这就派人传旨。”
大明的盐,实则不止市面上流通的这些,每年朝廷发放两百万左右的盐引,实则每年产盐并不止这些,只发两百万引,是有考虑的。
一是两百万引左右,基本能够满足全国用盐。
二是多发的话,市场饱和后,盐价会随之大跌,虽然盐的利润大多都进了盐商的口袋,但朝廷也不想盐价大跌,影响朝廷稳定的盐课收入。
实则,大明各大盐场,每年产盐的数量,远远不止这些,剩下的大半堆积,来年再发,而小部分,则成了各地盐运司的外快。
伪造盐引发售的,走关系直接到盐场提盐的,盐场大使私自转卖的,这类私盐实则不少于市面上正经有盐引的,而这,也只是盐场积压的小部分而已。
历年积压的盐,各大盐场实在是不少,就算私盐损失,积压的也能顶市面上今年的盐引。
朱慈烺的策略就是,由国营专卖,盐商若是继续吃入,搞垄断,朱慈烺就让他们吃个够,看他们有多少流转的闲钱,能把这积压的巨额盐引吃完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吃到他们手中没了流转资金,只剩海量的实盐,再吃不进去,那就是他们着急外吐了,到时大量持有外抛的盐,市场在商务部的维持下,需求不大。
为了尽快脱手,他们必然降价,但如此巨量的盐产,老百姓在国营管够的情况下,可不会海量囤积降价的盐,最多多买一些低价盐。
但老百姓的量,始终有限,没有大客户吃入,这些盐,最终,大半要砸在盐商的手中。
那时,商务部便可出手,压低价格,再从他们手中吃入,这一出一入的倒手,商务部最少能赚一半,至于亏损,那就是盐商的事了。
毕竟,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不是?
市场金融这块,朱慈烺作为现代人的灵魂,虽然没吃过猪肉,还能没见过猪跑?
随随便便领先他们几百个版本,降维打击。
朱慈烺想到高兴处,志得意满,踌躇满志,仿佛看见了金山银山在向他招手,全国盐引和私盐,每年四五百万引,这一进一出,轻轻松松上千万。
想到钱,朱慈烺眼珠子乱转,好像又想到了什么主意,嘴角阴阴一笑,乐出了声:“哈哈。。。大锦,去召刘大俞觐见,朕有事交代。”
“是,皇爷。”
批完奏章,心情转好的朱慈烺拿起炭笔,开始作画,仿照现代的简笔画和素描,练习画技,这个时代的水墨画,虽然确实很美很有意境,可惜啊,朱慈烺不是那块料,实在没什么天赋。
只有书法臻入化境,算的上是一代大家了,闲暇时,朱慈烺又开始琢磨开创流派,有优势不利用,当真是暴殄天物啊。
喜欢。
第449章 欺天啦!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