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58章 什么珍妮纺织机,这叫洪武纺织机![2/2页]

大明:顶级带货,朱元璋乐疯了 蜗牛吃螃蟹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p;先弄一个织布局,织出来的布匹,以高于成本两成的价格进行售卖。
     尽量降低百姓购衣成本。
     当然,书上也说了。
     每当有革命性的东西出现,对同行会造成毁灭性打击。
     很多人会因此丢掉饭碗。
     这一点,两人也商量好了。
     在纺织局十二个时辰不停织布的同时,会让官府大肆宣扬洪武织布机。
     把它的优点告知大家。
     另外会让工匠十二个时辰不停的生产这织布机。
     然后对外售卖。
     那些织布作坊有钱,买几十上百台完全没问题。
     对于以家庭织布的,他们或许没有那么多钱来购买这洪武织布机。
     老朱也想出了办法。
     那黄小子每次点外卖,都是先下单,然后等吃的东西送到后,才点确认付钱。
     咱这织布机也可以这样搞嘛!
     想要购买的百姓,可以先去登记。
     织布机先拿给百姓使用。
     等他们赚到钱了,在收回织布机的钱。
     就连万一百姓没赚到钱又提前领了织布机的情况,两人都想好了。
     一次拿不出那么多钱,可以月月付,或者半年付,都行。
     而且,对于百姓手中零散的布匹,朝廷可以直接回收。
     按照甲乙丙等不同品质来结算。
     甚至,朝廷可以直接发布织布的任务,百姓只需领取任务跟材料,每月定点交付就成。
     朝廷这一套方案下来。
     不说完全杜绝洪武织布机对纺织行业带来的冲击。
     至少可以把百姓的损失减少到最低。
     最重要的是,老朱打算用织布机来验证心中的想法。
     以布匹行业来带动大明商业的发展,到底可不可行。
     至于什么全民织布,布匹多了后根本没人买什么的,那是不知多少年后的事情了。
     现在大明的一匹布的价格在800文左右,而一个五口之家的家庭,一年收入也才45两银子。
     等百姓人人都有几套换洗衣衫以后,才来说什么“市场饱和”的话题。
     还有,哪怕大明的布匹真的多得卖不掉,周边不是还有附属国嘛。
     到时候把布匹卖给他们不就行了?
     现在老朱也想明白了。
     自己的脸面不重要,宗主国的形象也不重要,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,那才是真的。
     想起黄小子说后世人口高达13亿。
     咱大明不说能有那么多人口,但至少要达到后世人口的三成,才能叫做盛世吧。
     对于黄小子说的,后世朝廷为了鼓励生育开始发钱,朱元璋表示一点都不能理解。
     百姓注重香火传承,注重宗族家族。
     哪个世家不是几百上千甚至几千的人口?
     大明的百姓不是舍不得生孩子,而是没能力生。
     他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,生孩子干什么?难道跟自己一样,饿肚子?
     所以,只要让百姓能吃饱穿暖,生孩子的事情,完全不用朝廷来考虑。
     到时候,大明的人口自然就会增长。
     ……
    喜欢。
  

第58章 什么珍妮纺织机,这叫洪武纺织机!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