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下丝丝黑色的痕迹。
第三层护壁破碎的刹那,陶李芬的识海仿佛被惊雷劈开一道裂缝,剧痛如潮水般涌来,让她忍不住闷哼一声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但就在这极致的痛苦中,她的灵识却突破了束缚,望见了从未见过的神圣景象:灵脉深处矗立着一座由无数婴儿手印组成的金色桥梁,桥梁通体金黄,散发着温暖的光芒,每枚手印都来自她接生过的孩子,大小不一,形态各异,却都散发着温暖的光晕,充满了生命的气息。
桥梁尽头悬浮着半块刻满先天八卦的石碑,碑身布满岁月的痕迹,裂缝中渗出的金色血液与她胸腔中的本命灵火同频共振,每一次共振都让她的灵窍更加清明,疼痛也随之减轻了几分。
碑身斑驳的刻痕中,三个古字逐渐清晰:悔罪台。
“破了!“汪经纬的狂喜惊飞梁上栖息的夜鸦,群鸦扑棱翅膀的声响中夹杂着他得意的笑声,那笑声尖锐而疯狂,充满了扭曲的快感。
马自达灵机终于撕开最后一层灵窍护壁,显化出陶李芬体内的“地脉显化域“。
这是一个直径十丈的空间,地面由液态灵气构成,泛着流动的金光,如同融化的黄金在缓缓流淌,无数符印如星河般旋转不息,闪烁着璀璨的光芒。
每个符印都对应着一个鲜活的生命,正是她三十年来接生过的所有婴儿,符印中还能隐约听见婴儿清脆的啼哭,那是生命最初的礼赞,纯净而美好,与邪祟的阴冷形成鲜明对比。
中央的悔罪台突然爆发出万丈强光,如同升起的太阳,驱散了所有的阴霾,无数光点从符印中升腾汇聚,如同百川归海,在虚空中缓缓流淌成十二字气运谶语:“凡心筑得三重壁,地脉方显万流图。“谶语如金石落地般铿锵有力,每个字都散发着神圣的威严,震得整个显化域的液态灵气剧烈沸腾,掀起层层金色浪涛,浪涛拍打着无形的边界,发出哗哗的声响。
陶李芬的灵识在强光中骤然清明,三十年来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:第一个接生的婴儿在暴雨夜降生,雷声轰鸣,母亲难产时她守了整整三个时辰,最终听到婴儿啼哭时,自己也累得瘫倒在地;瘟疫年间,她背着药箱走遍忧乐沟的每个角落,不顾自身安危,守护了二十多个新生儿的生命,看着他们平安长大; 还有那个天生体弱的孩子,她坚持用灵泉调理,每天亲自送去汤药,如今已长成活泼的少年,见到她还会甜甜地叫一声“陶姨“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记忆,此刻都化作最强大的力量,在她的识海中奔腾不息。
她终于明白,自己三十载春秋中,那些在油灯下记录的接生笔记,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;那些深夜为产妇熬制的汤药,升腾的热气中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呵护;那些无数次温柔的安抚与守护,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对生命的热爱。
这些点点滴滴的善举,早已在灵窍深处构建了连上古修士都难以企及的守护结界。
而那些被她视作寻常的婴儿啼哭,此刻正化作最纯净的守护之力,在悔罪台周围织就一张璀璨的光网,光网的每一根丝线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,交织成“护生“二字的古老篆文,散发着神圣而强大的气息,将邪祟牢牢阻隔在外。
马自达灵机的前端刚触碰到悔罪台的金光屏障,七十二道婴儿手印突然从符印中齐齐升起,如同接到命令的士兵,化作金色锁链如灵蛇般缠住灵机巨手。
锁链上的婴儿手印不断开合,仿佛在无声控诉汪经纬的罪行,每一次开合都散发出更强的光芒,净化着灵机上的邪气。
汪经纬的识海传来撕裂般的疼痛,仿佛被生生扯开,他惊恐地看着自己苦心祭炼的阴尸脉如退潮般倒灌,那些被强行夺走的童男精魄正顺着锁链回归陶李芬的灵脉,他们的脸上带着解脱的神情,不再被邪力束缚。
精魄回归的过程中,陶李芬的润窍处逐渐凝聚出一面晶莹剔透的“地脉之镜“,镜面光滑如水晶,能够映照出世间万物的本质。
镜中清晰倒映着豆腐堰的真实模样:七十二道阴脉并非冰冷的死物,而是与每个生命紧密相连的活脉,流淌着生命的韵律,如同人体的血管般重要。
阴脉的源头连接着家家户户的院落,那里有婴儿的摇篮轻轻晃动,有母亲的织布机嗡嗡作响,有老人的茶盏冒着热气,正是这些平凡的生活场景,为地脉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,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活力。
“原来,地脉的秘密,藏在每一次护生之中。“陶李芬轻抚润窍处新生的八卦灵纹,指尖传来温暖的悸动,如同抚摸婴儿柔嫩的肌肤。
慢慢地,她就会领悟到稳婆子的传承。
喜欢。
第711章 地脉之镜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