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276章 再度进阶[2/2页]

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变得同步,一呼一吸间,与天地的节奏相呼应,在雪后的阳光下,周身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——那是纯粹的阳气与真气交融的景象,正派而大气,与任何苟且都毫不相干,如同日月的光芒,纯净而神圣。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修炼的进阶,就在这心无旁骛的专注中,悄然拉开了序幕,如同一场盛大的戏剧,在无人知晓的角落,上演着最精彩的篇章。
     邱癫子偶尔出声提点:“沉肩,肘坠,不要耸肩,气才能沉得下去,如同水往低处流,真气也需要下沉才能稳固。”
     杏花嫂微微调整姿势,感觉到一股更强劲的阳气涌入体内,顺着督脉一路上行,所过之处,先前的滞涩感尽数消散,通体舒畅,如同久旱逢甘霖,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。
     她明白了,真正的共修并非依赖情感的牵绊,而是凭借对功法的默契、对大道的共识,在天地灵气的助力下,共同突破瓶颈,这才是修炼者之间最纯粹、最正派的相处之道,如同两条平行线,虽不相交,却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,共同抵达远方的目标。
     午后三刻已至,阳光正好,阳气最盛,邱癫子和杏花嫂的气息达到了完美的同步,他们知道,真正的突破即将来临,而这突破,只关乎修炼,无关其他,纯粹而坚定,如这雪后初晴的天空,清澈而广阔,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。
     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定格,成为一幅修炼者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画卷,流传在时光的长河中,诉说着关于坚持、纯粹与大道的故事。
     邱癫子那感人至深的话语,仿佛能将老农会的大院子填满。
     那话语并非空洞的声响,而是带着实质的重量,像温润的玉石,一点点铺满院落的每个角落。
     东墙根的青苔在话语的浸润下,泛起更深的绿意,每一根绒毛都舒展开来,像是在贪婪地汲取着养分; 西檐下的铜铃被这股力量触动,发出“叮铃”的轻响,声音清脆悦耳,不再是之前的沉闷; 院心的石臼表面,细密的纹路里积着的尘土被震落,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石质,泛着淡淡的光泽; 墙角的柴堆也仿佛有了生机,每一根柴火都微微颤动,像是在呼应这话语的节奏。
     从东墙根的青苔到西檐下的铜铃,从院心的石臼到墙角的柴堆,都被这话语浸润,仿佛有了生命般微微震颤,整个院子都成了一个共鸣的整体,传递着这份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
     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,在空气中回荡,如同古老的咒语,缓缓抚平杏花嫂内心的波澜。
     那些字眼在空中盘旋,带着淡淡的金光,像是无数细小的符文,它们并非杂乱无章,而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,形成一个个微型的阵法,钻进她的耳朵,顺着血脉流遍全身,驱散着残留的阴霾。
     流经胸口时,能感觉到一股暖意散开,驱散了积压的郁气;流到四肢时,原本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,连指尖的颤抖都平息了许多。
     他说出口的话,耗费的精力,似乎都能让豆腐堰的水面上涨三尺。
     豆腐堰离老农会大院不过半里地,堰岸是用青石砌成的,历经多年风雨,石头表面已变得光滑,长满了墨绿色的苔藓。
     此刻堰边的芦苇正随风摇曳,叶片细长如剑,在风中发出“沙沙”的声响,像是在低声吟唱。
     水面原本平静如镜,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,连一丝涟漪都没有,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。
     随着邱癫子话语的深入,水面竟真的开始微微上涨,一圈圈涟漪从中心扩散,像年轮般层层铺开,拍打着岸边的泥土,发出细碎的声响,像是大自然的回应。
     那水面之下,仿佛隐藏着无数被封印的灵力,正等待着被释放,被正确地引导。
     堰底的淤泥中,沉睡的灵蚌微微张开壳,吐出细小的气泡,那些气泡上升到水面,破裂时释放出淡淡的白光,像是在回应这股力量的召唤,与空中的符文遥相呼应。
     他付出的心力,感觉都能把有些弯曲的长山拉直。
     长山横亘在忧乐沟西侧,蜿蜒如卧龙,山体由花岗岩构成,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土层,生长着松、柏、桦等各类树木,远远望去,一片苍翠。
     却在中段有一处明显的弯折,像是被巨力压弯的脊梁,那是百年前一次地震造成的,当地人称之为“龙弯腰”。
     此刻,那弯折处的岩石似乎在微微颤动,缝隙中渗出的清泉流量陡然增大,发出“哗哗”的声响,像是山脉在舒展筋骨,水流冲刷着岩石,激起白色的水花,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弥漫开来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276章 再度进阶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