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202章 偏一偏能看见[2/2页]

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nbsp;或许在世人眼中,能与草木沟通本身就是疯癫的表现,他苦笑一声,嘴角牵动起脸上的皱纹。
     邱癫子置身于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,内心如坠冰窖,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,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,牙齿微微发颤。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满心忧思如潮水般翻涌:难道之前施展的蜂言风语术,就这样如泡沫般消散,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?
     那些与金杏树的沟通、对黄莲树的请求、五棵奇树的奋力支撑,难道都将白费?
     他仿佛看到老农会大院子在不久的将来化为一片废墟,断壁残垣间杂草丛生,蛇虫出没,心中一阵刺痛。
     陡然间,他脑海中一道灵光乍现,仿若一道闪电划破混沌的夜空,撕裂了层层迷雾,照亮了思维的死角。
     他豁然惊觉,自己此刻殚精竭虑、梦寐以求窥探的,不正是那被世人视为“偏见”的神秘真相吗?
     世人眼中的“偏见”,往往是超越常规的认知,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真理,正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被视为异端,布鲁诺为扞卫真理而被烈火焚烧,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被当作妄言——真理在最初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,需要勇气去坚守。
     为了这一瞥,千年古树倾尽全身之力,缓缓偏过庞大的树冠,每一寸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剧烈消耗,年轮中的灵气如同潮水般涌向枝干,树皮因此变得干瘪,失去了往日的光泽;而这千难万险才得以呈现的景象,若不是“偏见”,又能是什么呢?
     世人常言,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,可如今看来,这所谓的“偏见”,获取起来竟如此艰难,仿佛被一层无形的、坚不可摧的神秘力量所笼罩,需集齐诸多苛刻到极致的条件——合适的时机(必须是辰时三刻,阳气初盛而未烈)、足够的能量(五棵奇树与数万竹林的合力)、精准的秘术(复眼术与无情无性之境的结合)、甚至冥冥中的气运(邱癫子恰好此时此地)——方能得见,如同披荆斩棘方能采得的仙草,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与危险。
     事态的发展,已然彻底脱离了邱癫子的掌控,如同脱缰的野马,肆意狂奔,难以驾驭。
     在四大秘卷的当代持有者之中,邱癫子修行的岁月最为短暂,仅仅十五年,而其他三人最少也有三十年的修为:持有《奇门遁甲》的女子隐居在终南山,能布下七十二阵,困住千军万马;掌握《麻衣相法》的老者云游四海,看一眼便能断人生死祸福;精通《周易参同契》的道士住在青城山,能呼风唤雨,改变局部气候。
     尽管身为七尺男儿,他满心羞愤,不甘落后于昔日的红颜知己——那位持有《奇门遁甲》的女子,据说已能呼风唤雨,去年关中大旱,她在山顶设坛,三日后果降甘霖——一直以来,他想尽千方百计,每日苦修不辍,鸡鸣而起,月落方息,清晨对着朝阳吐纳,深夜望着星空冥想,拼命追赶,却终究难以望其项背,差距依旧悬殊,如同孩童与巨人,一个在山脚仰望,一个在山顶俯瞰。
     强大的法术已然发动,恰似汹涌奔腾的江水,一泻千里,绝无回头的可能。
     法术形成的能量场如同巨大的漩涡,将周围的地气、草木之力尽数卷入,在这股洪流面前,个体的意志显得微不足道,如同螳臂当车。
     在法术所需的力量资源彻底耗尽之前,邱癫子根本无力阻止法术的进程,他尚未达到那种能够随心所欲掌控法术的超凡境界,如同初学游泳者难以驾驭惊涛骇浪,只能顺着水流漂浮,等待力量的自然衰竭。
     这也正是四大秘卷的神秘力量不能轻易动用的根本原因,一旦发动便需耗尽海量资源,稍有不慎便会反噬自身——轻则修为倒退,重则身死道消——正因为如此,持有四大秘卷的人,平日里看起来与寻常凡人并无二致,隐匿于茫茫人海之中,或为农夫,扛着锄头下地;或为工匠,握着斧头劳作;或为商贩,挑着担子走街串巷,不为人知,唯有在关键时刻才会显露锋芒,如同沉睡的巨龙,不到危急时刻绝不苏醒。
     此刻的邱癫子,骑在树上,恰似骑在一头凶猛的老虎背上,身下的枝丫直径不足三寸,却要承载他的体重与法术的反作用力,不断发出警告般的“咯吱”声,木质纤维在呻吟,随时可能断裂;进退两难,陷入了绝境:前进则可能被老虎反噬(法术失控伤及自身),后退则前功尽弃(错失窥探圣门的机会),只能死死抓住树枝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,掌心被树皮磨得生疼,等待局势变化。
     就在他绞尽脑汁、无计可施,几乎陷入绝望的深渊之时,柴房内那一直被神秘力量遮蔽的景象,竟如精灵般突兀地映入他的复眼之中。
     ? ?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202章 偏一偏能看见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