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75章 几招防身的手法[2/2页]

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人道的谈话中,空气里还残留着刚才的紧张气息,像暴雨来临前的沉闷,压得人胸口发堵。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路边的狗尾巴草蔫头耷脑地垂着,被刚才的人群踩倒了好几株,茎秆折成了九十度,却还倔强地昂着头,草籽上沾着泥土。
     “你们男人啊,就是有这点拗脾气,像头拉不回的犟驴,不加点猛料敲打敲打,喝了点酒就晕头转向,几天都缓不过神来,分不清东南西北,连自家门槛都认不得。”
     媒婆子看着汪东西,语气缓和了些,眼角的皱纹舒展开少许,像被抚平的纸,却仍带着几分教训的意味,像在教导一个不懂事的孩子,手里还下意识地摩挲着围裙上的补丁——那补丁是用靛蓝色的布缝的,针脚细密,呈菱形,是她年轻时最拿手的花样。
     “不怕跟你说,我早就让稳婆子教了杏花几招防身的手法,揪、抓、掏、掐,样样都学过,练得炉火纯青,闭着眼睛都能精准发力。
     稳婆子年轻时在戏班子学过武,手上的功夫扎实,教人的时候严得很,杏花的指关节都磨出了茧子。
     我岂能什么都不教她就嫁过来?
     这世道复杂,人心叵测,像埋在土里的石头,指不定啥时候就硌着脚,总得有点自保的本事,不然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怎么还手。”
     她一边说,一边在空中比划着那些招式:手指并拢如刀,猛地向前戳出,带着破空声; 手腕翻转,指尖像鹰爪般弯曲,仿佛能轻易揪住对方的皮肉; 肘部微抬,小臂灵活转动,演示着掏击的角度。
     动作干练利落,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道,仿佛能轻易制服一头张牙舞爪的野兽。
     她的手腕翻转灵活,青筋在皮肤下跳动,看得出是真有功夫在身,绝非花架子。
     “她既然有这本事,昨晚就不该被何曾精纠缠那么久。”
     汪东西皱着眉头,眉宇间拧成一个疙瘩,像块被水泡透又拧干的抹布,沟壑纵横。
     眼中满是疑惑,像雾里看花,看不真切。
     他这话里藏着话,原来昨晚豆腐堰发生的事,他其实看在了眼里:当时他去给菜地浇水,远远看见何曾精堵住杏花,两人拉拉扯扯,杏花的胳膊被攥着,她挣扎了几下,却没下狠手。
     他躲在歪脖子柳树后,大气都不敢喘,树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肩膀,冰凉凉的,他却浑然不觉,只是没作声,像被钉在了原地。
     媒婆子没察觉到这话里的特殊信息,顺着话头往下说:“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。
     你先沉住气,听我把话说完,别像个毛头小子似的急吼吼的,火急火燎成不了事。
     我们观察了很久,从杏花十五岁那年起就留意着——那会儿她还梳着辫子,辫梢系着红头绳,在河边洗衣裳,手冻得通红也不叫疼。
     人跟花草一样都是生命,有生长、孕育的过程,会含苞、会开花、会结果,都有其自然规律,谁也违背不了,就像太阳东升西落,谁也拉不回来。
     你见过哪朵花能憋住不开吗?”
     她微微仰头,目光望向远方的田埂,那里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,尾巴甩得慢悠悠的,驱赶着牛虻,牛背上的苍蝇嗡嗡飞着,像是在回忆这漫长的观察过程,眼神悠远,带着岁月的沧桑,仿佛能看到过去的种种画面:杏花从扎辫子的姑娘长成大姑娘,从羞怯地躲在娘身后到能独当一面下地干活。
     “黎杏花近来情窦渐开,心思活络得很,就像万物到了该生长的时节,春雨一浇就冒出芽来,挡都挡不住,有些按捺不住。
     何曾精那般冒失,在她看来或许并非冒犯,反倒合乎心意,她那是身不由己,被天性驱使,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,不由自主地往跟前凑。
     所以我才跟你说,已经等不了,不能再拖了!
     再拖下去就要出大事了!
     到时候神仙都难救!”
     媒婆子转过头,眼神急切地看着汪东西,瞳孔微微收缩,像猫盯着老鼠,语气加重,像敲锣警示,每一个字都带着紧迫感,砸在空气里沉甸甸的。
     希望他能明白事情的紧迫性,像在提醒他一场暴雨即将来临,再不躲避就要被淋成落汤鸡,连骨头都要湿透。
     何曾精昨夜在豆腐堰的举动,光脚跑路的咚咚声不少人听见,像打鼓一样,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连村东头的聋子都从屋里探出头,问是不是有人在拆房子——他虽然听不见,却能感觉到地面的震动。
     再加上乡邻间的添油加醋,那些爱传闲话的长舌妇,搬个小板凳坐在村口老槐树下,你一言我一语,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:“我看见何曾精摸黑往豆腐堰去,手里还攥着块花布!”
     “杏花姑娘哭喊着挣扎,可没真推开他!”
     细节丰富得像亲眼所见,仿佛她们当时就躲在草垛后面看着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75章 几招防身的手法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