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70章 充满奇幻色彩的时代[2/2页]

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将被岁月尘封已久的隐秘真相,一下子给揭开,让世人看清,像拨开浓雾见太阳。
  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     “要是这么说,名伎李师师说不定就是五花云中的李花云。”
     汪东西的兴趣被勾了起来,身体微微前倾,手肘撑在膝盖上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,发出“笃笃”的声响。
     他想起在公社图书馆看过的《东京梦华录》,书页都泛黄了,里面描写李师师“色艺双绝,名动京华”。
     “她才情出众,一颦一笑间尽显倾国倾城之貌,琴棋书画无所不通。
     据说她弹的《平沙落雁》,琴声能让宋徽宗忘了早朝,龙椅上坐不住,非要微服私访去见她,这等魅力,寻常女子哪有?”
     他掰着手指细数,一根手指代表一个人:“梁红玉可能是五花云中的桃花,巾帼不让须眉,浑身透着飒爽英姿。
     建炎三年,金兀术南侵,她在京口擂鼓战金山,鼓声像打雷似的,震得金兵胆寒,战马都惊得蹦跳,那股子气势,寻常男子都比不上,擂鼓战金山的故事流传千古,戏台子上常演。
     再加上潘金莲的金花,虽名声不好,可据说她‘肌肤胜雪,眼含秋波,能让西门庆那般浪荡子神魂颠倒,为了她连家都不要了,想来也非寻常女子。
     如此看来,宋代那会儿,似乎特殊女子和男子大量涌现,简直就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时代啊!”
     汪东西越说越兴奋,眼角的红丝都淡了些,像退潮的海水:“真难以想象,她们要是遇上高秘书,会碰撞出怎样惊心动魄的场景。
     是李师师的琴音能化解高秘书的戾气,让他少干点坏事?
     还是梁红玉的鼓声能震慑他的野心,让他不敢再专权?
     唉,要是世间真有相关的详细记载,那可就太好了,倒能好好研究一番,说不定还能从中寻得一些破解杏花产子难题的启示呢。”
     他满脸好奇,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仿佛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,心也跟着激动起来,像揣了只小兔子。
     “你们男人呐,就爱天马行空地瞎琢磨。”
     媒婆轻轻摇头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,像看着淘气的孩子。
     她从墙角拿起扫帚,扫帚是用竹枝扎的,扫了扫地上的炉灰,动作缓慢而沉稳,炉灰被扫成一小堆:“即便真遇上了,也不见得就会发生什么。
     古代的伎女,虽说身处风尘,可人家也是有血有肉、有坚守的操守和底线的,不是谁想怎样就怎样。”
     她顿了顿,声音里带着敬重,像在说什么了不起的人物:“李师师当年能拒绝权臣的拉拢,以‘身染微恙为由闭门谢客,任凭对方送多少金银珠宝,就是不开门,可见其风骨,比那些见钱眼开的官员强多了。
     梁红玉更不必说,她随韩世忠镇守楚州,与士兵同甘共苦,士兵吃什么她就吃什么,亲自织蒲为屋,用蒲草编房子,这份家国情怀,岂是寻常脂粉能比?
     她们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人摆弄、左右的,她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追求,像山间的青松,宁折不弯。”
     媒婆拿起灶台上的抹布,抹布是用旧衣服改的,擦了擦溅上的水渍,水渍在灶台上留下淡淡的印子:“何况梁红玉乃是顶天立地的巾帼英雄,有着非凡的气魄和胆识,她和丈夫携手并肩,在战场上出生入死,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、令人赞叹的佳话,岂是寻常男子能随意亵渎的?
     你呀,还是把心思放在正经事上,别总琢磨这些风月故事,没用。”
     媒婆对汪东西的想法嗤之以鼻,觉得他想得太过简单、天真,完全忽略了禀赋的复杂与尊严,在这世间,很多事情远非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,像深海里的暗流,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,深不可测。
     汪东西深受民间传言的影响,兴致一来,开起了玩笑:“您放心,高蹴鞠那般贪婪成性,钱财对他而言自然是不缺的。
     当年他为了讨好宋徽宗,进献的奇珍异宝能堆满半个国库,珍珠像鸡蛋那么大,玉璧比桌面还圆,要是他想收买谁,怕是没人能拒绝。
     要是他们之间没点故事发生,可真是白白浪费了那个‘三花争艳、精彩纷呈的时代。”
     他忽然拍了下大腿,大腿被拍得“啪”一声响:“对了,林教头的娘子,能让高俅那般神魂颠倒、痴迷到丧失理智,害得林冲被刺配沧州,脸上被刺了字,发配到千里之外,说不定也是五花云中的女子呢!
     书上说她‘容貌端丽,性情贞烈,寻常女子哪能让高俅那样的权臣不惜败坏法度也要强占?
     为了她,连自己的干儿子都坑,可见她的不一般。”
     汪东西越说越兴奋,完全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奇妙想象世界里,脸上洋溢着激动不已的神情,仿佛那虚幻的场景已然真实地呈现在眼前,触手可及,连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70章 充满奇幻色彩的时代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