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峡区委党校报告厅内,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、审视与求知若渴的气息。巨大的环形会场座无虚席,台下不再是熟悉的本区干部面孔,而是来自天南海北、操着不同口音、带着不同地域印记的考察团成员——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改革先锋,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攻坚代表,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探索者,也有中部农业大县的乡村振兴掌舵人。他们的目光,如同聚光灯般聚焦在主席台上方悬挂的巨幅电子屏,以及站在台侧、手持激光笔的丛丽丽。
屏幕上,不再是云峡本地的风光或项目展示,而是一张高度凝练、脉络清晰的系统架构图:
《“云峡深改综合试验区”制度成果体系与生态模式输出框架》
图的核心,是四个相互咬合、彼此支撑的齿轮状模块:
“阳光治理”齿轮(深蓝色): 核心组件:权力清单动态管理、区块链赋能公共监督、政治生态量化评估、容错纠错精准识别。
“活力经济”齿轮(金色): 核心组件:产业用地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、长河联合体模式(土地银行+订单农业+溢价分红)、科创企业“云创”孵化全周期服务链、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工具箱。
“均衡服务”齿轮(翠绿色): 核心组件:教育集团化办学与教师蓄水池、医联体+分级诊疗数字平台、“心理护航”干部关爱体系、社区“共享互助”积分激励与时间银行。
“韧性底座”齿轮(橙红色): 核心组件:“安全云峡”智慧中枢与多网融合、风险熔断与动态调节模型、应急产业与专业救援力量孵化、舆情引导与矛盾化解联动机制。
四个齿轮中央,是一个旋转的、散发着光芒的球体,标注着:“制度筑基、数据驱动、民生为本、生态协同”。
丛丽丽一身利落的套装,声音清晰有力,带着云峡人特有的自信与务实:
“各位领导,各位同仁!欢迎来到云峡。今天,我们不谈GDP增速,不谈项目数量,我们只谈一样东西——制度!”
激光笔点在架构图中央的球体上:
“‘云峡方案的核心,不是某个孤立的‘盆景,而是一套可拆解、可组合、可适配的‘操作系统!它植根于我们破网清源、刮骨疗毒的实践,淬炼于应对风险、化解矛盾的挑战,最终凝结为这四大支柱、十六项核心制度组件!”
她切换画面,屏幕上出现“长河联合体”模式的模块化拆解图:
“比如‘长河模式,其内核是‘三位一体:”
“1. 土地整合器(土地银行): 解决‘地从哪来?核心是建立‘评估托管流转入股机制,保障农民权益,激活沉睡资产!”
“2. 产业连接器(订单农业+溢价分红): 解决‘货往哪卖?核心是绑定龙头品牌(如禾苗),建立‘保底价+品质溢价+二次分红的利益共享链,让农民分享全链条增值!”
“3. 服务赋能器(联合体平台): 解决‘力从哪聚?核心是整合技术、金融、人才、市场资源,提供‘一站式服务,降低创业创新门槛!”
“这套模式,”丛丽丽目光扫过台下,“在云峡,它连接的是神农、安盾。但在各位的家乡,它可以连接乳业巨头、连接文旅集团、连接中药材基地!内核不变,接口可换!”
报告厅后排,几位考察团成员低声交流。
“啧,这‘土地银行有点意思!我们那撂荒地多,但流转起来扯皮不断,他们这托管入股,产权清晰,收益有保障!”一个西北口音的县长对同伴说。
“关键是绑定龙头!”旁边一位苏南的开发区主任接口,“没龙头带动,订单农业就是空话!他们这套‘溢价分红机制,把企业和农民捆成利益共同体了!值得学!”
“那个‘服务赋能器才是真金白银!”一位东北国企改革负责人指着屏幕,“整合资源降低创业成本!我们那国企办社会包袱重,剥离的服务能不能也搞个‘联合体承接?”
下午,长河镇河湾村,“禾苗粮源基地”田间课堂。
烈日当空,稻浪翻滚。考察团成员戴着草帽,站在田埂上,汗流浃背,却听得聚精会神。神农集团的技术员小张拿着平板电脑,现场演示:
“各位领导请看,王德福大叔这块田,所有数据实时上传‘安全云峡平台!土壤墒情、氮磷钾含量、虫情图像识别结果……一旦异常,系统自动预警,推送处置方案到农户和农技员手机!”
他点开王老五的手机APP,展
第317章 方案出炉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