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这些,林东升心里顿时有点小郁闷。
他也不知道自己买的泥人,究竟是“李逵”还是“李鬼”,反正钱已经花了,东西已经买了,就当它是正宗的得了。
毕竟,连自己这个真正的购买者,在现场都分不清真假,带回去之后,估计苏文浅就更不可能分出真假了。
反正这种几百块的泥人礼品,也算不得非常高级,上面也都没有人名和落款。
林东升和张琼楼、伍嘉一等人,一路吃吃逛逛,分分合合,逛完了古文化街,还顺道去了旁边的港口。
海风吹来,冰冷中带着咸湿,和京城干燥的风全然不同。
下午六点,林东升准时出现在了汇合点。
有几个同学因为不认识路,稍微来晚了点,大家也都表示理解。
随后,他们又在一家档次不错的饭店,点了不少特色菜,饱餐了一顿,才算真的不虚此行。
这次是林东升买的单,他一共订了两个包间,花了三千块。
返程的路上,有人开始唱起了歌儿,都是当下最流行最火热的歌曲。
周杰伦的《菊花台》,蔡依林的《舞娘》,王力宏的《大城小爱》,林俊杰的《曹操》,张韶涵的《隐形的翅膀》,以及网络歌曲《求佛》、《不怕不怕》等,每一首歌曲的响起和结束,总会换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。
同时,也会有新的同学,继续歌唱新的歌曲,碰到大家都会的,还会有整车人的合唱。
“林东升,你是本次春游活动的大赞助商,你也唱一首吧?”看到车上气氛热烈,伍嘉一提议道。
“我就不用了吧,大家玩得开心就行。”林东升连忙推辞道。
“林东升……”伍嘉一叫喊道。
“来一个!”大家很快就齐声回应道。
“最近太忙了,很多歌虽然也比较熟,但根本唱不下来,要不,我起个头,大家一起唱国歌吧?”林东升笑着说道。
众人微微一怔,随即热烈地响应道:“必须可以!”
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把我们的血肉,筑成我们新的长城!
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!
起来!起来!起来!我们万众一心,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
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进!”
这一首由田汉作词,聂耳作曲的国歌,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。
从小学到大学,每次升旗仪式,每次重大场合,他们都会听到这首歌曲,都会齐唱这首歌曲。
这也是所有中华儿女一生中唱得最多的歌曲,没有之一!
但是,幼年时期唱国歌,和成年时期唱国歌,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连负责给大家开车的大巴司机,也跟着大家一起高声唱了起来。
都说“国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”,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、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,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,既能凝聚人心,也能激发力量,更能轻易引起大家精神上的共鸣。
奋斗感,悲壮感,责任感,使命感,各种复杂的情感,充斥在所有人的心胸之中。
清北学子,从来不缺才华,不缺天赋,不缺能力,不缺纯粹,不缺执着,不缺信仰,不缺奉献,却唯独缺了那么一点爱国精神。
无数清北学子为了学术上的深造和精进,不断走出国门,奔赴世界上各个高精尖的领域,走出不易,归途更难。
像姚教授这样成就非凡又愿意回来报效祖国的,终究是少数。
这之中,有历史的原因,也有格局的问题,林东升也看到过网络上对于此事的议论,可是,他感觉除了做好自己,能做的事情,也相当有限。
但是,看到大家在国歌声中,眼神和神态全然不同,他突然意识到,原来有些影响,方式也可以是轻松活泼的,润物细无声的。
有时,不需要去讲太多的大道理,只需要让他们去感知,去触摸,去体会,便可一次次地得到心灵的净化。
爱国,是大前提。
爱国,也可以具体到某个细节。
看一次升旗,唱一次国歌,捐一次善款,做一件好事,爱一个在乎的人,写一首抒情的诗,品读一下传统文化,欣赏一下大好河山……
黄
第441章 气息相投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