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261章 忌惮疏远,再封淑妃[1/2页]

延平宫史 与枫言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长生殿内尚余晨露的清寒,丹砂色的贵妃华服衬得李夕静肤色愈发莹白,额间一点朱砂钿沉静端方。
     她由浣英仔细整理好青绿色披帛的褶皱,步出殿门,例行往椒房殿请安。
     路上遇见几个宫女太监,远远地便跪下请安。她微微颔首,脚步不停。宫道两侧的树刚刚抽芽,叶色嫩黄,望去一片欣欣向荣。
     踏入椒房殿正殿,那惯常的暖香扑面而来。殿内已坐了几位嫔妃,皇后正与她们言笑晏晏,气氛融洽。
     然而,几乎是李夕静裙裾拂过门槛的瞬间,那笑语便如被掐断的琴弦,骤然一静。所有人的目光,有意无意地,都聚拢在她身上。
     她面色未变,不紧不慢地走上前,依照位份一一请安。
     那几位低位嫔妃也都一一起身回礼,礼数周全,无可指摘。
     皇后唇边的笑意未褪尽,眼底却已浮起一层疏离的薄霜,声音温和却毫无暖意。
     “槿贵妃今日气色瞧着好了些。”
     “谢皇后娘娘关心,臣妾这些日子调养得宜,倒真觉着身子骨好了不少。”
     李夕静依礼深深屈膝,眸光平和,语声不疾不徐,不见半点心虚与怯懦。起身时,目光极快地从皇后身侧的紫檀木案上掠过。
     一份摊开的奏章尚未收起,墨迹清晰。虽只瞥见零星字眼。
     “边陲”、“粮秣”、“军需”,朔方……桑干乡……武胜塞!那雄踞边关的要塞名字,连同故乡的风沙气息,瞬间在胸臆间冲撞翻涌。
     她想开口,想问问那奏章是否关乎北疆,关乎她的故土防线。然而,喉头像被什么堵住,这满殿无形的隔阂,让她最终只是垂下了眼帘,将所有关切与疑虑无声咽下,归于一片沉寂的恭谨。
     回到长生殿,殿内熟悉的、带着淡淡药草和熏香的气息才让她紧绷的肩线微微松弛。
     浣英奉上温热的药茶,低声道。
     “娘娘,大兄托人从桑干乡捎来了今春的新茶,还有一封家书。”
     李夕静接过那封信笺,拆开。
     兄长的字迹依旧朴拙,絮叨着京城商铺的近况。然而,当读到“近日铺子不甚太平,常有无赖滋扰,虽报了官,却总难根除……”时,她秀气的眉峰瞬间蹙紧,一股怒意和焦虑猛地攥住了她。
     于京中立足本就艰难,如今竟还遭此欺凌!
     李夕静将信纸收进袖中,手指蜷了蜷,要解决这麻烦,无非两种法子。
     要么忍气吞声,给那些地头蛇送上厚礼,求得庇佑;要么……以雷霆手段,直接将这些无赖赶走,杀鸡儆猴。
     她心中反复掂量着这两种法子,权衡利弊。
     若选第一种,虽能求一时安稳,却只能暂且堵住那些人的嘴,往后恐还会有无穷无尽的骚扰。
     若选第二种……李夕静闭了闭眼,脑海中闪过兄长和嫂嫂小妹的面容。
     她走到妆台前,打开一个嵌螺钿的紫檀木匣,里面是她多年来积攒的部分份例和赏赐。她亲手点出一百两银票,又拿出一锭二十两的雪花官银。
     “着小慎子即刻出宫一趟,务必亲手交予兄长。银子一半打点官府,务必让那些人不敢再犯;另一半,让兄长周转铺面。告诉小慎子,务必寻可靠的人盯着,若有难处,速速回报。”
     浣英应声而去。
     李夕静站在窗边,看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窗台上。
     一百二十两银子,对寻常百姓家而言,是一笔天文数字,足以让他们毕生衣食无

第261章 忌惮疏远,再封淑妃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