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212章 午后密谈,史家名姓[1/2页]

延平宫史 与枫言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“娘娘,史大人递了帖子,说午后求见。”
     芙鸯轻手轻脚地进来,将帖子连同手炉塞进乔亦竹掌心。
     乔亦竹接过手炉,拢在怀里,漫不经心地翻着帖子。
     “史大人?哪个史大人?”
     史家虽有位大人位列司空,但人数众多,光她知道的史家官员便有五六个,更别说那些她不认识的。
     芙鸯仔细想了想,补充道。
     “那位大人名唤史刚。”
     “史刚?”
     乔亦竹一怔,这不是太后幺妹夫家长兄的嫡子吗?虽与殷氏沾亲,却因家主史基性情刚直,向来不涉党争。她与这位史家嫡子素无往来,此时登门……
     贴身宫女芙园从殿外进来,见她神色凝重,小声说。
     “史大人特意嘱咐,是为娘娘兄长,徐州刺史之事而来。”
     乔亦竹瞳孔骤缩,自按计划进行后,兄长曾发回密信。
     徐州虽抵达不少运粮来售卖的商队,却被都督府以“稽查私贩”为由扣下大半,好在他们的七千五百石粮食绕过搜查,顺利“交易”。
     虽已经以刺史府变卖家产施义粥的形式分发下去,却也只能抵一时风平浪静。
     州牧府大门外本怨声载道,而州牧殷荣却在年关前后,不知从何处取出十万石“库粮”,以官方名义散粥,局势才暂时稳定。
     她只能安慰自己,至少兄长不会被当替罪羊,如今史刚又突然来访,莫非走漏了风声?
     未时三刻,史刚踏雪而来。
     他身着靛青襕袍,腰间玉带悬着一枚错银铜印,行走间竟有几分武将气度。见礼时袖口微扬,露出虎口处一道陈年箭疤。
     “下官冒昧,听闻安嫔娘娘近日眠食不安。”
     史刚落座便开门见山,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。
     “家父早年任鸿胪寺少卿时,曾与西域商队换得安神香方,或可解娘娘忧思。”
     乔亦竹接过绢帛,展开一看,上面记载着安神香的配方和制作方法,她心中疑惑更深,不知史刚此举何意。
     听闻?从何处听闻呢?他是外臣,前来定是奉命行事,只是不知奉的是何人。
     这位大人风评向来不错,虽方二十三,却已为官五载,是个刚直不阿的硬骨头。毕竟头顶位列三公的父荫,也几乎无人能让他为俗事所累,按理说不该掺和进这些事。
     她将绢帛轻轻放在案几上,抬眸看向史刚,眼中带着几分审视与疑惑。
     “史大人远道而来,本嫔感激不尽。只是这安神香方……不知大人从何处听闻本嫔寝食难安?”
     史刚神色坦然,拱手道。
     “回娘娘,下官前日奉命入宫述职,恰逢太医院为各宫娘娘调配安神汤药。听闻琼花楼要得急,便斗胆猜测娘娘近日忧思过重。”
     这理由倒也说得过去。
     乔亦竹微微颔首,却仍不敢放松警惕,太医院向来是皇后的人,莫非此举是暗示什么?
     她示意芙鸯上茶,借着这个动作掩饰自己的思量。
     “大人有心了。”
     史刚见她态度不冷不热,也不恼,只继续道。
     “安神香方虽好,却也需配合好生休养。娘娘如今忧思过重,正是需要静心之时。下官斗胆,劝娘娘一句,莫要太过忧心则乱,坏了身子。”
     乔亦竹抬眸望向他那双过分平静的眼睛,垂眸时忽然注意到他虎口处那道箭疤,这不该是文官该有的痕迹。
     “史大人这伤......”
     她状似无意地指了指。
     “倒像是武将才有的。”
     史刚低头看了一眼那道疤,毫不避讳地笑道。
     “在下幼时顽劣,喜欢骑马射箭,未曾想误伤至此。”
     说完,他忽然话锋一转。
     “娘娘,下官斗胆问一句,刺史大人可还安好?”
     乔亦竹心下一惊,此言一出,她便知他已洞悉一切。思忖片刻,她决定不再伪装,直视史刚

第212章 午后密谈,史家名姓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