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器、战甲的学徒到甚至不足两成。
     这才是关键所在。
     看着一众工匠的反应,这时赵广再也忍不住。
     随之大手一指众人。
     “你们这些没良心的,当初你们有的散于民间到处受人白眼,带着家人居无定所,连口饭都吃不上。”
     “要不是我主将你们收拢起来,给你们饭吃、安置你们家眷!”
     “到现在你们之中还有多少人能活。”
     “我一个当兵的都知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。”
     “国家以钱粮养尔等许久,现在是要你们出力的时候,你们却如此行事,要你们何用。”
     “是不是非要像以前魏军一样以鞭子与你们说话,你们才能明白!”
     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散于民间的各方势力的工匠。
     他们平时做的就是兵器、铠甲、攻城云梯,战车之类的工匠。
     这些人在他们一方势力都在之时,不管好坏还能有处生计。
     可随着几十年的战争推进,很多地方势力都前后灭亡,而且双方越打越穷,很多这一方面的工匠无事可做,纷纷开始被各方放弃。
     他们只能到处逃难谋生。
     可这种手艺除了朝廷之中很少有人能用他们,也不敢用他们。
     试想一下,哪个世家大户会一下养出如此之多制作兵器、铠甲的匠人,除非他想造反!
     有少量的还能为一些世家打造一些可用兵器。
     其他的因为不善耕种土地,连做个佃农都少有机会,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在生死线上挣扎。
     就连妻儿家人最基本保障都无法满足。
     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有。
     当初诸葛亮攻占关中、陇右,在收籍入名之时就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无产、无业、无粮的工匠。
     这些人被诸葛亮全部集中到了一起,由朝廷统一发放口粮、统一管理。
     平时需要之时打造兵器、铠甲,无用之时就打造一些农具,就算平时无事,也是统一按月发放粮米以安置众人,给其留下一条活路。
     可现在看着一下打造的兵器、铠甲众多,这些人却不愿教授他人以增加打造速度。
     这不就是怕人抢他们的饭碗吗。
     所以看着众人反应,赵广第一个忍不住开口大骂。
     说着还真就要伸手去打。
     却被刘禅一抬手止住。
     “住手。”
     “陛下,你看他们一个个忘恩负义……!”
     “退下!”
     还未等赵广说完,刘禅就止住了他下面的话。
     刘禅知道。
     这些人是从生死线上挣扎回来的,之前看着同伴多有饿死者,这样的人心中极度缺少安全感。
     他们恐惧再回到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,所以才不敢将手上本事轻易教给他人。
     刘禅心中明白,对这些人只能以心换心,不能强行逼迫。
     自己还指着他们快速打造兵甲呢。
     刘禅看着众人反而是笑了起来。
     随之放松、换了一个姿势坐于战车之上说道。
     “朕明白你们心中担心,无非就是害怕生计再次没有着落,再次流浪,是与不是?”
    喜欢。
  

第498章 骊山大营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