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485章 平稳交接[1/2页]

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南朝齐国皇帝萧宝卷,17岁登基,20岁不到就玩完了。
     与他同龄的北魏太子元恪,命理与前者差不多,搞事情的套路也非常接近,而运气则比他好得太多了。
     由于元勰坚辞不受,元宏给元恪安排的六位辅政大臣中,便没有彭城王元勰的名字。
     那时,元宏薨逝后,为恐生乱,元勰秘不发丧,护着皇兄遗体北上。同时通知太子元恪南下迎接。
     元恪接到六皇叔密信,悲伤骇然之外,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。
     他安排太子府亲信,悄悄将父皇的楠木梓棺抬上六驾马车,里面装满冰块、棉絮。
     然后以父皇交给他的监国兵符,调动一万中护军,出发往南去迎父皇遗体。
     最后,元恪、元勰二人在鲁阳郡(平顶山)会合。
     见到太子元恪,元勰松了一口气。
     他让元恪参拜了父皇遗容后,立即下令给鲁阳太守:封锁鲁阳郡全境。
     随即,元勰又下令在鲁阳郡太守府设置灵堂,让元恪因陋就简,在大行皇帝灵柩前按照遗诏宣誓登基,接受在场官员参拜、正位皇帝。是为宣武帝。
     太子元恪成了皇帝,元勰悬着的心才算安定下来。
     这时他才敢向天下宣告先皇驾崩、新皇已即位的消息。
     同时让新皇下诏:洛阳全体官员到南门(铜驼广场)集合,准备迎接先皇灵柩,拜见新君。
     当新皇帝护着先皇灵柩,在彭城王及数万军队保护下回到洛阳铜驼广场时,首宰、二哥元禧率全体大臣等在那里。
     元禧紧盯着元勰,沉声道:“六弟啊,你随皇兄出征,最后却带着他的灵柩回来。这一趟可是凶险至极呀!”
     元勰知道二哥话里有话,于是不卑不亢答:“回王兄,小弟我这次骤逢天大意外,一时心乱如麻。若处置不当,失了分寸,愿接受新君处罚。二哥你年纪大、经验多,如果换作是你,一定比我处理得好。”
     元恪见到二叔上来就挤兑六叔,心里不喜。他知道元禧过去一直嫉妒先皇对六叔的袒护,此时是想借机踩一踩六叔,重整码头。
     元恪也知道了二叔元禧是父皇指定的首席辅政大臣。
     但自己已继大位,有了在长辈面前说话的资格。他不忍六叔被二叔欺压,于是开口道:“咸阳王,先皇灵柩在此,咱们首要大事是迎先皇进城。”
     众人这才醒起,这位前太子如今已是皇帝,且继位程序没有任何瑕疵,于是一齐看向首宰元禧。
     元禧听了元恪的话,悚然惊醒。
     他明白孰轻孰重,立即高呼:“拜见新君!”并率先叩拜下去。
     所有人齐声共喊:“拜见陛下。”广场上随即拜倒一片。
     接着,由元禧开始,按照官阶高低,依次参见新皇帝,表达衷心。
     有些人心中本来有其它想法,此刻也不敢再提起。
     随后,首都洛阳进入警戒状态。
     魏国全境开始部署哀悼活动。
     大臣们拥着新君进了太极殿,按照正规礼节,再次隆重行礼。
     元恪取出先帝遗诏,宣布了六位辅政大臣名字。
     众人见里面没有彭城王元勰,都在心里疑惑,但也没谁敢出声相询。
     由于新旧交接平稳,魏国朝堂、国内局势没有出现动荡。
     这些年,皇帝元宏多次南征,都是令元勰领军随自己出战,让二弟元禧坐镇洛阳,辅佐太子监国。
     太子元恪年纪不大,政务都是元禧做主。
     元恪此时已年满17岁,马上就18岁,如今更是登基做了皇帝,他对父

第485章 平稳交接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