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65章 寻马[2/2页]

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
     衣服生意也没什么搞头。
     农人的穿衣都是自给自足。在长安城里,绢帛丝绸这些是一门生意,但不适合王西风这样的农家子弟。
     总之,衣食住行这些都不用想。
     只能另辟蹊径。
     *****
     王西风跨年就满14岁,有人通过学堂先生找他,说举荐他去衙门从跟班做起。
     王西风不想在官场捞钱,拒绝了几次提议。
     他准备拉着二哥一起,搞个私人小马场。
     他对这一世的想法是,做个大汉时代的小康农民。
     至于给师父徵音巫师解决财政困难,他想来想去,打算装模作样“鼓捣、研究”两年,把挖煤、用煤的办法教给她们。
     因为,就在终南山附近的大片荒地里,全是浅层优质煤。
     这些荒地可能都是有主的,但因没什么用处,价钱很便宜。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而且,汉武帝继位后的几十年里,由于战争、苛捐杂税、灾害等原因,人口数由5千万下降到了3千万。
     人口减少,地价也不断下降。
     长安城里的人口倒是增加了不少。
     这时代,城里人们做饭、手工业加热、取暖…等,都是烧木材。
     长安城附近的山岭一座一座变成秃噜,森林边界逐年外扩,全是因为伐木过度的缘故。
     如果把蜂窝煤技术引进到这时代,简直是对能源业态的颠覆。
     不过,王西风不是那个目的,纯粹只是想利用现有条件,改善财务困境。
     ******
     想通了以后,王西风先从自家创业干起。
     他在乡学堂读了几年,又到县学堂读了几年,已经毕业。拿到几份推荐书,他直接扔进家里地窖白菜萝卜堆里。
     准备筹建小马场。
     马场得有地,而且要相对平坦开阔。
     秦岭山区的荒地草场倒是有很多。
     王西风打听一下,发现租金很便宜,还可以先赊账。
     王西风心里有了底。
     一般人之所以不敢建养马场,一是技术瓶颈,二是疾病防治,三是安保工作。
     这三点对王西风不是什么事。
     马场建设也很简单,费用也不会太大。
     最大问题是购买马驹的本钱。
     在星狗空间里有大把金币,可不能拿出来用啊。
     说穿了,王西风现在要做的事,是以轮回者的能力实实在在度过一世又一世。而不是当个旁观者。
     因为,他的魂魄恢复不是一两次轮回可以搞定的。
     必须实打实地过。逐渐达到完全不靠星狗过一世。那样才是真正的恢复了神魂的完整性。
     现在才是第二世,不借助星狗力量根本活不长。王西风只能说尽量少依赖它。
     那如何搞到本钱呢?或者说,如何把星狗空间的金币合理“拥有”呢?
     王西风研究了一段时间,决定“冒险”出河套,到天山牧场地区搞一批野马回来。
     因为,出河套找野马,是长安地区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很流行的冒险活动。不论是贵族子弟,还是平民伙伴,包括游侠团体,人人趋之若鹜。
     这项活动发展起来的背景是:
     汉朝十分缺乏军马;
     天山地区本来就有许多野马群,加上那里与匈奴的战事常年不断,大量战马成为野马;
     后来,霍去病将军率大军打垮匈奴,消灭匈奴十几万人。匈奴远远北遁,留下一首传世凄美名篇:失我焉支山,令我妇女无颜色;失我祁连山。使我六畜不繁息。
     此后汉朝设立河西四郡,匈奴很长时间不敢靠近四郡北边的天山地区,那里几乎成了真空地带,野马成群结队。
     前些年,匈奴恢复了一些实力,又南下挑衅。武帝派李广利将军讨伐,把他们猛揍一顿。
     匈奴再次远远北逃大漠深处。天山一带的野马又引来许多人抓捕。
     王西风将想法与二哥王沣一说,两人一拍即合。
     二哥年纪大了,听过外面游侠闯天下的故事,对出河套寻野马之事也有耳闻,早就心向往之。
     加上这些年在家喂马驯马,有养马经验,自我感觉良好。一听兄弟撺掇,立即响应。
     关键在怎样说服老爹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65章 寻马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