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  第四块:西周或者春秋战国之间,上面的文字是大篆。
     第五块:这个就是非常标准的秦朝小篆。
     第六块:隶书,隶书出现最早应该也是在秦朝,不过那个时候的隶书还只是民间或者下级官吏使用,并不是十分规范,但是比较简洁。但是这块石碑上的文字明显已经十分成熟,我推测有可能对用的是汉代。
     第七块:则是楷书,这种书法其实现代人已经有很多可以辨识的了。这块石碑上的文字颇有王羲之的笔风,字形方正下笔如刀。我推测对应时期应该是魏晋时期。
     第八块:这块最为奇怪,正常来说一块碑上面的书法方式应该是同一种。可是这块碑上面的碑文竟然是用草书和行书两种镌刻方式。曾经有出现过碑文两面的书写方式不同,但是文字信息记录都是一样,只不过是用了某少数民族的翻译。
     就像是中文书写加了英文翻译一样,可是这种草书和行书混合在一面书写,还真是没有见过。这种不符合常规的标准,让众人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     第九块:隶书方式书写,但和秦代或汉代的隶书有很大的不同。参考第六块石碑,这块石碑的隶书融汉隶风骨与盛唐气象,笔画丰腴华丽,结体庄严,这在当时是被称为“帝王体”。而且这种字体和书写方式有存世证据,和石台孝经碑有异曲同工之处。
     第十块:这块碑是这十座碑最为独特的,因为碑上没有任何的雕刻,只是一块空碑。由于碑上面没有任何的雕刻,根本看不出来究竟是哪个朝代所立。
     从外观来看,众人发现按照排列顺序,字体和朝代相对应。按照这个研究员所述,第一块石碑出现的时间虽然不明朗,但是根据第二块推算,至少是在商代之前。
     商代在我华夏的历史长河上是个模糊的存在,可以确定有这么一个朝代,但是并没有直接的史书传世。而且商代在民间充满了传奇的神话色彩,这个可能就要归功于古时候的一些文学家。他们创造关于商代的神话小说,最着名的莫属于《封神演义》(明代小说俗名;封神榜)了。
     商代时期有没有这么一个楼兰古国都是个问题,不是说王攀他们看不起楼兰古国。只是因为这片土壤在那个时期是不利于居住的,而且据推断,那个时期如果不出意外这里应该是一片汪洋。虽然谁也无法保证海洋旁边有人居住,但是目前王攀他们所处的位置肯定是在海洋范围内的。
     假如想要在那个时候在水下建造这么一座宝塔,那几乎不可能。除非有非人力的帮助,当然目前有小青龙之类的灵体出现,那就极有可能是借助了灵体的力量。
     但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楼兰古国在商代以前就有了这么强的能力,那或许就没有商代什么事情了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这宝塔内的一层,完全都是唐代风格的佛像。可是第二层竟然有了这么多朝代的石碑同时出现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144章 各朝代的文字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