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三十二章 化解魔土[2/2页]

诸天万界革命 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明的
     洛阳,刑部官衙。新任尚书寇恂,正与一群儒法之士激烈辩论。
     “《民生九章》草案在此!”寇恂将一叠厚重的绢帛拍在案上,声震屋瓦,“其一,劳作之律:凡百工、佣力者,每日劳作,以四个时辰为限!超时者,雇主需报备官府,并额外支付至少三倍工酬!胆敢隐匿克扣者,严惩不贷!”
     一位世家出身的官员忍不住驳斥:“尚书大人!农时抢收,窑火难熄,此乃天理人情!四个时辰?作坊矿山如何运转?此律未免……”
     “人情大不过法理,更大不过人命!”寇恂须发戟张,打断对方,“前朝多少矿工埋骨于无休止的挖掘?多少织女累瞎双眼于昏暗的灯下?陛下有言:‘民力如弦,绷之过紧则易折!此律,护的是我大汉元气!”
     他翻动绢帛,继续宣读:“其二,婚律:男女婚嫁,全凭自愿!父母不得强逼,宗族不得干涉!收受聘礼嫁妆,不得逾越法定之额!违者,轻则罚没财物,重则枷号示众!”
     “其三,育才令:凡我子民,无论男女,年满七岁,必入蒙学!束修全免,由官仓支应!一村之中,若有一适龄孩童未入学,唯该村村长、里正是问!追责到底!” 寇恂目光如电,扫过众人,“诸位,此乃斩断愚昧、开启民智之千秋大计!谁敢阳奉阴违,便是国贼!”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殿内一时鸦雀无声,唯有绢帛翻动的轻响。窗外,早春的柳枝正奋力抽出新绿。
     江南,吴郡富春县。
     县衙新设的“民生司”前人头攒动。钱镠一身简朴布衣,坐在条案后,亲自处理一桩纠纷。案前跪着一个面容憔悴的年轻女子,身旁站着个神色倨傲的绸缎商。
     “大人,”女子声音哽咽,“小女子在张记绸庄做工,日夜赶工,东家言‘能者多劳,却从不提加倍工钱!上月累倒,反被克扣工钱赶了出来!”
     钱镠看向绸缎商,目光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:“张掌柜,民生新律颁布月余,四时辰工限、超时倍酬,可有细读?可有报备?”
     绸缎商额头上的汗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不断涌出,他一边用衣袖擦拭着汗水,一边强词夺理地辩解道:“大人啊,请您明察秋毫!实在是……实在是宫中催促进贡的绸缎工期太紧了啊……”
     然而,钱镠根本不为所动,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起来,如同一把利剑直刺绸缎商的心脏:“工期紧,绝对不是你盘剥雇工的理由!”他的话语如同雷霆万钧,震得整个公堂都嗡嗡作响。
     接着,钱镠毫不留情地宣判道:“按照新颁布的律法,克扣雇工工钱的,要处以三倍的罚款!没有向官府报备就超时用工的,还要另外加罚!来人啊!”随着他一声令下,两名衙役如狼似虎地冲了上来。
     钱镠猛地一拍惊堂木,发出清脆的响声,然后威严地宣判:“即刻责令张记绸庄,赔付这位女子三倍的欠薪以及相应的罚金!从今天开始,每天的劳作时间和工钱明细,都要张贴在工坊的大门上,接受官府和雇工们的共同查验!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,就直接封店处理!”
     听到这个判决,绸缎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,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,软绵绵地瘫倒在地。而围观的百姓们则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,发出一阵低沉的欢呼声。
     那名女子手捧着沉甸甸的罚赔钱袋,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。她对着钱镠和衙门口高悬的“民生司”牌匾,深深地叩拜下去,以表达自己对公正判决的感激之情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三十二章 化解魔土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