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二十五章 活捉童贯[2/2页]

诸天万界革命 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称吴用的梁山人求见,还带来一幅画卷。王寅眉头微皱,命人将画卷呈上来。展开画卷的瞬间,诡异的一幕发生了——画中本是江南水乡的景色,却突然扭曲变形,无数饿殍的虚影浮现,发出凄厉的哀嚎。绿色的特效光芒流转,让整个画面充满阴森压抑之感。
     吴用负手而立,语气低沉:“尚书大人饱读诗书,想必知晓‘民为贵的道理。您看这画卷中的百姓,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,方腊之乱、朝廷征伐,受苦的皆是他们。您满腹经纶,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些人陷入苦海,而不愿伸出援手吗?”王寅盯着画卷中痛苦挣扎的虚影,面色阴晴不定,心中的天平开始悄然倾斜。两军交锋的一处山谷间,邓元觉手持铮光瓦亮的浑铁禅杖,威风凛凛。鲁智深大步上前,月牙铲重重砸向地面。刹那间,地缝迸裂,金光自裂缝中喷涌而出,智真长老的残影在金光中浮现,面容慈祥,却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威严。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鲁智深瓮声瓮气道:“邓和尚!你口口声声说要修佛,可这佛国究竟在西方极乐,还是在这人间血海?!百姓深陷战火,生灵涂炭,你跟着方腊杀戮征伐,这是哪门子的佛法?!”邓元觉望着智真长老的残影,耳边回响着鲁智深的质问,手中禅杖不觉垂落几分。他苦修多年,本为普度众生,可如今所作所为,真的是在践行佛道吗?这场对话,如同一颗种子,在邓元觉心中生根发芽,动摇着他原本的信念 。
     战鼓如雷的歙州城外,方腊亲率精锐督战,方杰挥舞方天画戟,正将宋军先锋杀得节节败退。忽听两声暴喝撕破战局——石宝的劈风刀突然调转方向,寒光直取方杰后心,庞万春的连珠箭如暴雨般封住退路。方杰惊怒回头,却见昔日心腹猛将目眦尽裂,石宝刀劈面门时怒吼震耳:“方贼僭越称帝,陷百姓于水火!今日诛伪帝,救苍生!”
     方杰仓促举戟格挡,却被石宝刀势震得虎口发麻。庞万春趁机一箭射中方杰咽喉,这位方腊帐下第一勇将轰然倒地。石宝拎起方杰首级,血珠顺着刀锋滴落,朝着方腊大军高呼:“天子无道,我等当弃暗投明!”此言如巨石投入沸鼎,方腊军阵脚大乱,士兵们面面相觑,士气瞬间崩溃。童贯率领的朝廷水师驶入钱塘江口,忽有黑雾自江面腾起,如潮水般吞没舰队。战船桅杆在雾中若隐若现,水手们惊恐地发现罗盘疯狂旋转,方向尽失。迷雾深处传来鲸鱼长鸣,李俊脚踏巨型虚影鲸鱼破浪而出,月光下,他身披银色软甲,手中分水刺泛着冷光,宛如海神降世。
     “童贯老贼!今日便是葬身之地!”李俊的声音在雾中回荡,阴森又宏大。实则这“鬼雾”是穆弘提前布置的迷烟装置,配合岸边投射的巨型皮影,在夜雾中制造出超自然景象。童贯死死攥着船舷,看着四周游弋的“海怪”虚影,牙齿不住打颤。
     童贯好不容易率军抵达杭州城下,却见城门缓缓洞开,王寅身着素袍立于门洞。童贯正要策马入城,忽有金色锁链自城门匾额迸发,辛弃疾的词魄化作“男儿到死心如铁”七个鎏金大字,如巨蟒缠住童贯的坐骑。战马人立而起,将童贯掀翻在地。王寅冷笑:“童贯,这便是你残害忠良的报应!”
     方腊在皇宫中急得团团转,忽觉头顶金光乍现。邓元觉的佛珠突然悬空飞起,化作十八尊罗汉虚影,将方腊死死按住。“圣公,杀戮太重,回头是岸!”邓元觉双手合十,佛光仅维持三秒便消散,但这瞬息之间,禁军已一拥而上将方腊擒住。
     韩世忠纵马冲入乱军,长枪如毒蛇出洞,一枪挑飞童贯的帅盔。童贯满头白发凌乱,跪地求饶。韩世忠冷声道:“末将愿擒此獠,以赎我西军清白!”说罢,命亲兵将童贯捆作粽子。远处,梁山众好汉望着这场精心策划的战局落幕,吴用摇着羽扇轻笑——这场虚实结合的诛魔大计,终于画上句点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二十五章 活捉童贯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