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很可能将自己的行为等同于‘神之裁决——以十二次杀戮为仪式完成。”
“每一记可能对应一个‘象征。第一记是‘光。”
程望回忆信件内容:“‘一如太阳东升。”
“他认为第一个受害人,是黑暗中的第一道光。”程望低声,“这光照在什么人身上,他就‘审判什么人。”
“继续分析信件结构。”他翻开打印件,指着最后一句话:
“每一道光,都是审判的一记。”
“这暗示接下来每一个受害人都将配套一个‘象征。”
“我们要做的,就是在凶手动手之前,破解他的象征序列。”
周焱这时插话:“时间呢?他什么时候会动第二次手?”
程望迅速切入第三点:“时间节奏与预判。”
他用笔在白板下方画出一个时间轴:
06月20日夜,第一记发生
06月21日凌晨,邮件发出,信件落入媒体
06月22日……?
“这人追求‘秩序,更可能遵循对称节奏。”
“如果把‘1当起点,我们可以用两种模型尝试推演。”
他在白板上画出两种线性推算:
? 固定节奏:每隔X小时杀一人
? 仿天象模型:对应‘十二时辰或‘十二天象,每日一记
“我更倾向后者。”程望缓缓道,“因为‘太阳东升,是日出意象;若以此为暗喻,他可能按‘太阳运行节奏安排整个案件。”
“第一记为黎明,第二记……可能是中午——象征‘正午之光。”
“如果他真按这个节奏,我们今晚就会接到第二封邮件。”
“而尸体可能明天凌晨被发现。”
周焱问:“所以我们现在能做什么?”
程望走到桌前,打开地图。
“从受害人发现地点来看,距离城区东南边缘——是‘日出方。”
他将城市地图用红笔圈出第一案发区域,继续补充:“如果他按方位选点——第二记可能在城市西区或北区,象征正午或日落之光。”
“我们按象征+时间双重维度布控。”
他迅速安排:
? 网警与情报科协作,实时监控市内邮件网点,特别是匿名发送行为;
? 刑侦支队分头走访城北城西易被忽略边缘区域,包括废弃厂房、空置小区、老旧出租屋;
? 技术科在全市布控基站移动轨迹模型,追踪可疑人活动路径交集;
? 宣传部门控制媒体发布节奏,防止恐慌扩散,同时引诱凶手进一步行为暴露;
? 苏槐联动心理专家团队,基于“象征逻辑”与“时间模式”,推演第三记潜在象征指向,提前制定应对。
所有人忙碌起来。
程望仍站在白板前,最后一次低声说道:
“他是按光的路径杀人。”
“那我们,就要比他更早看见黑暗。”
喜欢。
第62章 连环十二记(三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