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做最后核查,将所有资料拷贝一份存入警务档案系统。
在整理遗属资料时,他特地在卷尾附了一页手写笔记:
“李兆辉案,是一面镜子。他从社会底部失控地往下坠,我们从上面俯瞰,却很少有人去拉他一把。”
“我们要警惕的不只是罪犯,还有让人走向犯罪的路。”
5月2日,省公安厅召开专项工作会议,决定对全省未破疑似流窜作案命案进行重审清查,同时启动“基层流动人口心理筛查与预警机制”试点,优先在江州市落地实施。
程望受邀担任顾问,但他没有参加会议。
那天,他去了城北精神病康复中心。
林知微正坐在花园长椅上,阳光落在她肩上,穿着一件浅灰色毛衣,低头写字。她的眼神清明了许多,脸上的僵硬也褪去了几分。
“你来了。”她抬头笑了笑,“我这两天在写信。”
“写给谁?”
“写给我自己。”
她顿了顿,又说:“你上次跟我说,要我试着原谅‘那个世界,我试着写了一段,但写不出来。我后来想,或许我该先学会原谅自己。”
程望静静听着,不说话。
林知微慢慢把信纸合上,望向不远处的阳光:“我这辈子可能好不了,但我希望你能帮我告诉那些人——他们不是孤单的。”
程望点了点头。
“我会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……
当天夜里,江州市刑侦支队楼顶天台上,风有些大。
程望一人站在天台边沿,眺望整座城市——万家灯火如微光闪烁。
林啸递来一支烟,两人并肩坐下。
“我们抓了个恶魔。”林啸说。
“嗯。”
“但我们也知道,恶魔不是凭空来的。”
程望点燃烟,一口接一口地抽着,没有接话。
过了一会,他问:“你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输吗?”
林啸转头看他。
“不是破不了案,是开始觉得这些事,‘没办法的时候。”
“那你现在觉得呢?”
“我觉得,”程望轻声说,“还有办法。”
烟头在风中微微发红,像是夜色里一颗不灭的火星。
……
【案件闭环记录】:
? 嫌疑人:李兆辉,43岁,已提起公诉,拟判死刑;
? 受害人:67人死亡,23人被强奸,10人重伤,19起奸尸行为;
? 案件跨度:2001年至2025年,历时24年;
? 犯罪模式:夜间踩点、随机选择、工具简陋、性暴力+致命暴力;
? 犯罪动机:多重创伤背景+反社会人格+情感隔离;
? 调查突破:DNA建库、多案重叠路径、作案工具一致、心理画像闭合;
? 社会影响: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启动、底层犯罪筛查系统落地试点;
? 遗属抚恤:已启动联合赔偿基金,首批发放完成;
? 后续追责:两地公安系统基层信息脱漏、档案录入滞后,已启动内部问责。
程望记录于 2025年5月4日 晚23:57。
他在卷宗最后一页写下五个字:
本案到此结束。
喜欢。
第61章 夜行者(七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