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57章 灰灯巷十三号(七)[1/2页]

刑侦档案:破案先锋 快乐的小安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凌晨四点,档案库外围被昏黄的灯光笼罩着,像是一层朦胧的纱幕。程望,这位刑警支队队长,伫立在中控室的监控屏幕前,神情专注。屏幕上,两名保安的身影在档案库内穿梭,他们的影子随着脚步的移动,时而拉长,时而缩短,在冰冷的地面上摇曳。
     突然,其中一名保安像是被什么绊住了脚步,猛地停下,缓缓低下头,死死地盯着地面。他的眉头瞬间拧紧,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。
     “注意脚下,像是——”程望微微凑近屏幕,轻声对身旁的技术员说道,声音里带着一丝警觉。
     技术员迅速操作控制台,将录像画面放大。只见那保安的脚边,隐隐约约露出一个黑色旅行箱的轮廓。然而,视频画面抖动得厉害,还伴随着雪花般的噪点,模糊不清。
     两名保安对视一眼,眼神中满是震惊。其中一人下意识地伸出手,想去掀开箱盖,可手刚碰到箱盖,却又像触电般缩了回来,迟疑了片刻后,便准备转身离开。就在这时,监控画面里传来一阵清晰的拉链声,在寂静的中控室里显得格外突兀。紧接着,便是渐行渐远的脚步声,那黑色旅行箱也被缓缓拉走。
     可就在众人还没从这诡异的一幕中回过神来,监控画面的时间猛地跳跃,刚刚还在画面中的保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那神秘的箱子更是踪迹不明。
     程望眉头紧锁,转头看向技术员,目光如炬:“这图像是什么意思?怎么会突然这样?”
     技术员紧盯着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,分析着数据,神情凝重地回答道: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他至少在这个位置使用了某种技术,很可能是‘置物消失技术。但这种技术非常罕见,实现方式可能是通过特制的容器将物品运走,也有可能是利用特殊手段藏在衣服里,不过这只是初步推测。从监控数据的异常波动来看,像是被人刻意干扰了,或许是有黑客入侵了监控系统。”
     程望低声说道:“带我调取当晚这段拉链声的频谱和背板音压。不管怎么样,一定要找到线索。”他表面上虽然尽量保持平静,但心底却猛地一震,他清楚,有人在现场留下了痕迹,而这个人似乎有着随时掩盖一切的能力,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     当天午后,局技术室内部。
     王忱和陆慧一同站在电脑前,神情严肃。王忱紧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,说道:“匿名电话已建立通话环境模型,经过仔细分析,判断对方使用了模拟器改声和时间延迟设备。”
     陆慧微微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:“这样的设备,一般心理治疗室是不会用的。这更像是高端实验性心理学研究中才会出现的工具,背后或许涉及到一条更深的路径。”
     “正如你和程队所说——这是个心理杀人者。”王忱语气异常沉重,缓缓说道,“我们不光在局内追他,更像是在看他进行一场疯狂的实验,测试着某些人的崩盘极限。”
     这时,程望走了进来,目光坚定地望着两人:“在刑侦领域,这种案件我们确实不多见。但我们面对的不是常规凶手,他懂技术,也了解我们。就像一场比赛,他已经先亮刀了,我们必须全力以赴。”
     长夜漫漫,白鸽巷的剪影贴纸不知何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,如同星星之火,瞬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江州心理学基金会与各大媒体纷纷开始注意到这个诡异的现象,有关“埋藏拍摄手法专业”的猜测如潮水般纷至沓来。
     然而,市局很快发布了官方声明,称这是“传播不实网络谣言”,并迅速配合网警清理贴纸。程望听到这个消息后,独自在办公室里,缓缓坐下,深吸一口气。他知道,对方这是在公然挑衅,同时也在试探警方的底线,每一个举动背后,都隐藏着更深的阴谋。
     夜深,程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。透过窗帘的缝隙,他望向街道,空无一人,寂静得有些可怕。他走到桌前,拿起那盒标有“513班·密训纪录”的U盘,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。他知道,这个U盘里可能保存着五人当年彼此的对抗纪录,也可能隐藏着某些他们都不愿看见的演练结果。
     就在他准备将U盘插入电脑时,手机突然响起。他拿起手机一看,是匿名举报人发来的短信:“今晚,他会告诉你——我们选择的人,已经认清自己。”
     三条简短的语句,冷冰冰的,却意味深沉。程望盯着手机屏幕,陷入了沉思。他明白,对方这是在玩心理战,挑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追踪游戏,而是在挑战他的心理极限。
     深夜十一点,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寂静。程望迅速接起电话,电话那头传来紧急的声音,让他立刻前往局里集合。
     在局里的会议室,程望与余柏和技术负责人紧急集合。他们围坐在会议桌前,面前的大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案件资料。
     程望神情凝重地说道:“我们必须尽快推演对方接下来的攻击可能,时间紧迫。”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屏幕上,开始分析起来。
     “是否会把模拟实验中‘夏澜的心理静止视频片段公布出来,施压公众?”技术负责人率先提出一种可能。
     余柏皱着眉头,思考片刻后说道:“如果公布视频,势必会引起公众恐慌,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,这很有可能是对方的手段之一。”
     “那是否会直接把清除对象锁定成四人中的吴起,向警方喊话?”程望接着说道。
     大家都陷入了沉思,片刻后,王忱说道: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吴起似乎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对方有可能通过针对他来进一步扰乱我们的调查。”
     “或者,会先通过散布贴纸,引导媒体和公众质疑警方义务?”余柏又提出一种猜测。
     程望微微点头:“这种可能性也很大,对方一直在利用舆论来干扰我们,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准备。”
    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每一种可能都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,压在众人的心头。虽然时间紧迫,但每一个程序都不能绕过,必须严谨对待。
     程望心里只有一句话:不能防他一步,将被四分五裂。
     清晨七点,刑侦支队门前,媒体如潮水般汹涌聚集。蓝白警戒线被匆忙拉起,将现场与外界隔开。记者们举着话筒,眼神中透露出急切,纷纷追问:“请问市局将公开说明‘心理杀人案嫌疑人登记细节吗?”
     副支队长赵征身着笔挺的制服,神色镇定地走上前,缓缓按下话筒开关,语音沉稳有力:“目前案件仍在紧张侦办中,警方正全力配合技术调查。在此,我们呼吁公众保持理性,对案件不要妄下结论。警方一定会全力以赴,给大家一个交代。”
     话音刚落,话筒便被迅速收走。周边的群众开始骚动起来,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,闪光灯不停闪烁。程望静静地站在赵征身侧,身上的警察制服透着薄荷般的冷静,但却无法遮掩他眉间那一抹新添的凝重。
     上午十点,局里快速召开“供稿协调小组”会议。目标明确:封堵网络谣言,防止错误信息扩散。
     信息技术科的工作人员站在前方,对着大屏幕汇报:“经过详细调查,白鸽巷贴纸、剪影图源均为手机修图软件处理。然而,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追溯作者。网警已经采取行动,封停了数百个账号,但这些账号均为一次性注册账号,背后似乎有人精心策划。”
     执行线虽然已经落地,但舆情并未因此消停。急诊科里陆续有临床反应者,出现情绪焦虑发作个案,这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严峻。
     程望悄然离开会议室,独自走进一个无人角落,打开社交数据分析栏,专注地查阅“心理消失”关键词近期推送趋势。只见数据显示,自昨晚至今,相关热度攀升近72%,这一数字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。
     此时,他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收到一条匿名留言截图。截图中,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对话:
     “你可以选择不死,但你无法停止自我看见。”
     截图上方的时间显示:昨夜22:45。
     他的眼神瞬间凝固,心中涌起一股寒意。他猛然意识到,这句话可能源自“夏澜”的心理控制模式,但也有可能仅仅是针对“林瑶类”人物的暗示。无论哪种可能,都意味着案件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。
     同一时间,程望匆匆回到局里档案中心。他熟练地在档案架上翻找,拿出预先复制的513班档案资料。他坐在桌前,戴上老花镜,用荧光笔仔细地圈出“夏澜”名字旁的笔记:“潜意识话术导试,曾引导多名对象陷入高压自否状态”。
     这是一次前沿心理学实验,但却是拒绝伦理审查的小圈子研究。资料旁还有一段残稿,字迹有些模糊,但仍能辨认:
     “使用暗示诱导,向目标灌输‘你该消失信息。”
     程望看着这些文字,不禁感到脊背发凉。他仿佛看到了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神

第57章 灰灯巷十三号(七)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