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48章 消失在春寒里的女孩(九)[1/2页]

刑侦档案:破案先锋 快乐的小安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江州市中级人民法院,第五审判庭。
     2025 年 4 月 9 日,清晨六点三十分,城市还未完全从睡梦中苏醒,淡淡的晨雾弥漫在街道间。法警们已身着整齐制服,神情肃穆地全部到岗。他们步伐稳健,如同一座座沉默的雕像,在审判庭内外各司其职。庭审将在八点整准时开始,媒体席位有限,仅允许十家主流平台旁听并报道,且禁止现场直播。
     从几天前开始,关于林语彤的案件,就在各类新闻平台上掀起了惊涛骇浪。随着一些细节的逐渐披露,舆论迅速分化,形成了两个极端化的阵营:
     一方将她称为“道德杀手”,认为她勇敢地扞卫了正义,在他们眼中,赵怀德的遭遇是社会的不公,而林语彤是那个敢于挺身而出、替天行道的英雄。他们在网络上发表激昂的言论,讲述着赵怀德生前的善举,以及他死后的凄凉,认为林语彤的行为虽然极端,但情有可原。
     另一方则称其“披着牺牲的外衣行恶”,他们言辞犀利地质问:“谁给你夺人性命的权力?”这一方强调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,无论出于何种动机,杀人就是犯罪,绝不能以任何理由为暴力开脱。他们担心林语彤的行为会引发不良的社会示范,破坏法治的根基。
     法院门口,拉起了厚重的警戒线。警戒线在晨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,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。法警们站得笔直,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人群。社会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,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,使得这场审判必须依法依规、慎之又慎。
     而林语彤,被单独关押在法院羁押区。狭小的羁押区内,灯光昏黄而黯淡,墙壁冰冷而潮湿。她坐在简陋的椅子上,没有律师陪同,因为她拒绝辩护。
     “我自己会说。”她对法援律师说道,眼神坚定而决绝,“我已经写了十几万字的材料,只求法官耐心听完。”那些材料,是她无数个日夜的心血,是她对真相的执着追求,也是她内心痛苦的倾诉。
     八点整,清脆而庄重的法槌声在审判庭内回荡,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巨石,打破了原本的寂静。
     公诉人神情严肃,缓缓起立,手中紧握着起诉书,开始宣读。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,如同重锤敲击在人们的心坎上。他详细列明林语彤在 2023 年 12 月至 2024 年 3 期间,先后通过私下追查、网络技术、社交伪装等方式确定赵怀德“死亡的间接责任人”,最终实施“计划性杀人”的过程。
     三位受害人,死因各不相同,但种种证据均可证明作案人为林语彤:
     ? 赵家强,赵怀德的侄子,曾诬陷赵怀德性骚扰,引导家属“处理”。在一个寂静的夜晚,林语彤潜入他的房间,趁他熟睡,注射氯化钾。他在睡梦中毫无挣扎地猝死,体表无任何外伤。那一夜,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赵家强平静的脸上,却不知罪恶正在悄然降临。
     ? 林青,时任江州六中政教主任,因学生举报赵怀德而向教育局压案处理。在一个弥漫着水汽的浴室里,林语彤事先在林青的酒中混入过量药物,待他药力发作,意识模糊时,将他放入浴缸,最终溺亡。浴室的水龙头滴答滴答地响着,仿佛在为这场悲剧哭泣。
     ? 姜成,赵怀德当年所在学校副校长,参与“调岗处理”且曾威胁林语彤闭嘴。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林语彤设法让姜成喝下大量的酒,随后将处于醉酒状态的他带到高楼边缘,轻轻一推,姜成便如断线的风筝般坠落,疑似酒后坠楼。狂风呼啸,雨水倾盆,似乎在掩盖着这一切。
     三人遗体中均检出致死成分,案发现场均存在林语彤接触过的物证或视频线索。这些证据,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,将林语彤紧紧地笼罩其中。
     陈述环节,林语彤缓缓站起。她身着一身深灰色旧款制服,那制服略显破旧,衣角有些磨损,仿佛在诉说着她一路走来的艰辛。她脸上没有浓妆,头发被拘留所统一剪成齐耳短发,显得干净利落。她的眼神却依然冷静、沉着,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,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。
     她向合议庭请求陈述顺序:“我想分三部分讲,每一部分五分钟,请不要中断。”她的声音不大,却坚定有力,在审判庭内清晰地回荡。
     主审法官微微点头,记录员迅速做好准备,手中的笔如同待命的士兵,随时准备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的字句。
     第一部分,她微微抬起头,目光中闪过一丝追忆,缓缓说道:“这是关于‘赵老师的。”
     “我不是为他复仇。我做这些,不是为了一个人,而是为了一句话:不能让好人默默死去,坏人堂皇活着。”她的声音有些颤抖,仿佛压抑着内心深处的悲痛。
     “赵老师资助我九年,从初一到大学。那九年,是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,为我撑起了一片天。冬天,他自己穿着破旧的棉袄,寒风灌进他的领口,他却把奖学金拿来给我们买参考书。他不懂电脑,为了教我第一次上网,他用了一整晚的时间,笨拙地握着鼠标,那认真的模样我至今难忘。”她的眼眶微微泛红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但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。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“可他死得比谁都脏。报纸不假思索地说他‘道德有瑕疵,人们在微信里随意地发着‘又一个人设崩塌,没有一个人愿意来核实真相,没有一篇媒体愿意还原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。他一生善良,却在众人的冷漠与误解中,含冤而死。他的死不是自杀,是我们这个社会共同推了他一把。”说到这里,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带着一丝愤怒和无奈。
     第二部分,她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情绪,接着说道:“关于我做的事情。”
     “我不否认。我杀了人,三个人。他们不是罪犯,却每个人都曾亲手撕毁一条生命的意义。”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。
     “我调查了一年半,翻遍了旧档案,那些纸张已经泛黄,散发着陈旧的气息。我问过几十个同学,他们的眼神中有的闪躲,有的无奈。我截过网络记录,买过数据,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。他们一个个对我说:‘我当时没办法。可我想问,真的没办法吗?”她微微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。
     “我也没办法,但我选了做。我不敢说我对。但我必须去做。我看着赵老师的骨灰盒被匆匆下葬,没有一句真相陪他入土,那一刻,我心里就一个声音:‘不能就这样算了。我不是疯子。我是一个看尽冷眼、读尽冷文书、站在正义门外的人。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,我独自徘徊,思考着正义的意义,可得到的却只有无尽的迷茫。”她的声音渐渐低沉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沉重的故事。
     第三部分,她挺直了腰板,眼神坚定地看着合议庭,说道:“关于法律。”
     “我知道我会被判刑。我查过条文,咨询过法律援助,也认真对照过每一条定罪标准。”她的语气平静而坦然。
     “我今天不是来洗白,不是来乞求宽恕。我接受判决。只是想请你们知道:在你们审我之前,我已经审过自己。我在无数个深夜里,辗转反侧,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。我审了三年。我没有高尚,也没有伟大。我只是比你们早一点坐进了牢里。”她的声音没有抖动,句句冷静而坚定,如同重锤敲击在人们的心上。
     整个法庭,鸦雀无声。每个人都沉浸在林语彤的陈述中,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。
     午间休庭,媒体席一度出现掌声,但立刻被法警严厉制止。掌声在审判庭内戛然而止,如同被利刃切断,只留下一片寂静。
     程望坐在观察席后排,闭着眼沉思良久。他的眉头紧锁,脸上写满了忧虑。他知道,接下来的判决阶段将更为艰难:检察院坚持依法从

第48章 消失在春寒里的女孩(九)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