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
  第452章 学堂设想  
     谢家女子在京城的时候就顶门立户,又经过流放路的颠簸洗礼,如今更没什么不能抛头露面之说。
     二伯娘古氏站起身豪迈道,
     “长生,你放心!有我在,护绥城内决不会出现鸡鸣狗盗之辈!”
     五伯娘钱氏也表态:
     “城内之前的吃穿价格极其昂贵,才让百姓们贫困交加,巴兰人故意抬高物价,就是想抢夺城内百姓的钱财。如今,良主商行进城,各类货品的价格将回归正常,也能快速带动本地百姓经商。百姓多了赚钱的门路,才能衣食无忧,过上真正安稳的日子。”
     钱氏不仅擅赚钱,更知道,长生要的是此地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。
     市井之间皆繁荣,便是一座城焕发活力的表现。
     “那就辛苦两位伯娘了。”
     谢长生频频颔首。
     “好好!”
     谢老夫人心中虽有愁绪,但还是快速收敛起来,带头表态自己支持孙子的安排。
     她老人家一路上,根本就没有反对谢长生的时候。
     “长生,那我们呢?你可有想法?
     大伯娘蔡氏询问。
     很明显,长生的意思是让谢家人扎根在护绥城。
     蔡氏作为长嫂,自然也不愿闲着。
     “之前城内的学堂和书院都被巴兰人控制,如今那些伪装夫子的巴兰人皆死,这些教书育人之地反倒没了先生。我想着,若是两位伯娘愿意……”
     “愿意!”
     “当然愿意!”
     还不等谢长生说完,大伯娘蔡氏和三伯娘柳氏就已经抢先给了答案。
     “两位伯娘,建学堂,开书院,可是长久之事,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同寻常,您二位不如仔细想想再做决定?”
     谢长生非常清楚,文人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。
     想想上辈子,常御史知道自己活不成,也要死后留下好名声,如此,都能惠及子孙,召唤天下有才学之人去投奔常家后人。
     更别提,如今有名的几大书院,皆是各国朝堂之外的一股强大势力。
     虽然,招揽人才比培养人才更省事。
     但建立属于自己的文人根基,这一步早晚都要走,还不如趁现在,就从护绥城开始试试。
     若能成,自然好;
     要是败了,那就吸取经验,重新再来呗!
     大伯娘蔡氏和三伯娘柳氏对视一眼,然后柳氏先开口,
     “之前未到北地,只听闻这边民风彪悍,但如今我却觉得此地百姓极为淳朴、实在。能将所学传授给这里的孩童,我自是愿意。可若是教化成年男子,怕是终有不妥,毕竟男女有别,便是在北地,也不合适。”
     “三弟妹所言有理。大乾对北地向来不重视,不愿意花精力教化子民,以至于被巴兰人窃取,都没察觉。再加上气候苦寒,不彪悍的人也没法存活,可不就形成现在的彪悍的民风?说是彪悍,无非是自保的一种手段。”
     “长生,建学堂,给孩童启蒙,我和你三伯娘自是没有问题,但若要开书院,教人继续走科举,我们身为女子的身份不合适,也无功名在身,更不能胜任。”
     大伯娘蔡氏连连摇头。
     谢长生笑着解释,
     “两位伯娘说得有道理,但我想要建立的书院,其实是这样的。首先,会有三个阶段的学习班,分别是启蒙班、鸿鹄班、状元班。”
     “比如,咱们护绥城十岁以下的孩童,无论男女都可以进启蒙班学习,免费启蒙。男女分开上课,以识文断字等日常学习为任务。而这其中,有读书天分之人,定然能显现出来。”
     “两年后,愿继续求学

第452章 学堂设想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