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77章 岑侯剑指中原月,青绫笛鸣塞外霜[2/2页]

隐世刀锋 梅山羽客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压抑了太久太久的力量:“兄弟们,那照亮前路的光,就要回来了!我们这把深埋地底的刀,也该擦亮锋刃,准备破土了!”
     死寂。只有粗重的呼吸和烛芯偶尔爆裂的“噼啪”声在洞穴中回荡。所有人的目光,最终都如百川归海,汇聚到石桌主位那个缓缓站起的身影上。
     莫承恩肩上的玄色披风随着起身的动作无声滑落一角,拂过冰冷的石壁,扬起细微如尘的往事。他站得笔直,像一杆沉寂多年终于要刺破天穹的标枪。目光缓缓扫过这群生死相随的兄弟,那眼神深处翻涌的,是熔岩般滚烫的期待,亦是铁水浇铸般的决绝。他开口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,震动着潮湿的空气,也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脏:
     “收拾行囊,磨利刀刃。我们这蛰伏经年的根,要扎回去的地方——它的名字,叫中原!”
  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“中原!” 这两个字,如同巨石投入深潭,在死寂的地穴中激起千层浪。压抑已久的低吼从汉子们的胸膛深处迸发出来,汇成一股沉闷的雷鸣,在石壁间反复撞击、回荡。有人猛地攥紧拳头,骨节发出爆响;有人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刀柄,指腹感受着那熟悉的冰冷纹路;有人胸膛剧烈起伏,眼中瞬间布满血丝。那深埋于冻土之下的根须,在“中原”这滚烫名字的灼烧下,终于剧烈地痉挛、抽动起来,渴望着破开囚笼,刺向那片魂牵梦萦又血债累累的土地。
     邕州城,这座看似沉睡的边陲重镇,此刻正如一颗深藏于蚌壳之内的明珠。表面是黎明前的宁静,内里却已暗流奔涌。城头巡夜士卒单调的梆子声,打更人悠长疲惫的吆喝,寻常巷陌间偶尔响起的犬吠……这些日常的声响,此刻听来都仿佛成了宏大乐章中微妙的前奏。城外的驿站,蹄声在深夜骤然密集,背负着不同烙印的信使在夜色掩护下匆匆交汇又疾驰分离,将无形的丝线拉紧。城内几处深宅大院,窗棂上烛火通宵达旦,人影幢幢,压低的话语声如同无数条隐秘的溪流,正悄然汇聚成一股即将改道的汹涌暗河。这座城,正以其独有的、内敛而磅礴的脉动,预示着未来足以搅动乾坤的风云。
     那些曾为邕州一隅安宁而浴血、而隐忍、而无声付出的人们,在穿越了无数如同刀锋般锐利的日夜后,终于在这浓重的黑暗尽头,窥见了一丝命运转圜的微光。他们的坚韧,是深埋于冻土之下却从未停止燃烧的地火;他们的勇气,是漆黑夜空中纵然微弱却始终不灭的寒星。正是这点点星火,穿透了笼罩邕州的重重谍影迷雾,为这座城,也为他们自身,照亮了一条荆棘与希望并存的前路。
     在这场无声却惊心动魄的暗战棋局里,每一个身影都承载着无可替代的分量。无论是一剑霜寒十四州的绝顶武者,是笛音可裂长空的奇女子,是于市井之中以唇舌搅动风云的说书人,还是深藏地底、以忠诚与信念为薪柴点燃复国烈焰的旧部,甚至是那些看似沉默、却在饥馑与战乱中默默传递一瓢水、一块饼、一个关键眼线的邕州百姓……他们各自燃烧的生命微光,终将在历史的某个节点,汇聚成足以撕裂黑暗的磅礴烈焰,共同熔铸出邕州城那独一无二、浴火重生的不朽传奇。
     昆仑的月,清冷地注视着大地;邕州城地下的烛火,在黑暗中执拗地跳跃。剑已出鞘,笛已裂云,蛰龙将醒。岑仲昭与奉青绫踏月东归的身影,莫承恩旧部于地底磨刀霍霍的誓言,王润茶盏中那缕飘向未知的热气……所有的伏笔都已埋下,所有的力量都在暗涌。这盘以山河为枰、以血肉为子的棋局,最终的胜负手,将由这些执棋者与棋子本身,在即将到来的血火交织的黎明,以生命为笔,以大地为卷,去奋力书写,去慨然创造,去让那在黑暗中几近熄灭的火种,重燃成燎原之势,照亮并温暖后来者的漫漫长途。
     山巅的月光与地底的烛火,终将在中原的黎明交汇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177章 岑侯剑指中原月,青绫笛鸣塞外霜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