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刑天点点头回道,“行,根据生物学家研究的数据,你们罗列出一份清单,然后这几天便按照这个清单采集部分种子。
     我带回火星,然后让那边的研究中心无缝衔接。
     如果这种方式可行,那便可以安排一艘运输飞船专门从事物种转移计划,先将这颗星球适合火星的生物成批次转到那边。
     之后我们再考虑不同星球物种融合的问题!”
     “明白!”
     。。。
     连接比斯坦星昼夜半区的海面上。
     这里的冰川规模远胜蓝星的南北极,而且因为跨越了零暖界限,所以这里的海面也是冰火两重天的交融景象。
     一边海水表层温度可以达到25度以上,一边却是厚达几百米的冰盖。
     相交的地方冰盖要薄一些,但是海面上因为冷暖气流频繁交汇形成了大面积的海雾,壮观且神秘。。。
     能见度只有几米的浓雾里,三架“超级玄乙”高速穿出,在后面形成两个旋涡状的气团后,他们像海燕一样侧着直扑海面。
     眼看就要跟海面相撞,三架前线支援机迅速拉平并开始沿着海平面低飞。
     而距离他们30海里的另一边,更多的“超级玄乙”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机群。
     “01,长达上千公里的海雾,这场面也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了!”
     “这是比斯坦星的昼夜交界线,有这样的景观实属正常,兄弟们都从雾里面出来了吗?”
     “报告编队指挥,都出来了,300公里范围内未发现有夜半兽活动的迹象,它们应该冬眠了吧?”
     编队指挥官听后没有回答,他看看下面幽深的海面。
     比斯坦人对海洋的探索经验可以说是零,因为夜半兽的存在,所以他们这里没有渔民这个行当。
     星际舰队已知关于夜半兽最大的弱点是它们经受不住比邻星强烈的X射线照射,但是海面之下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。
     常理推测,X射线在海水中的穿透力肯定低于在空气中。
     根据这个特性,指挥中心猜测夜半兽的领地可能远胜比斯坦人所说的夜半球,广袤海洋的下层也可能是它们的活动范围。
     之前舰队侦察机也验证过这个猜测,可没有结果。
     这次机群是奉命来布置水下声纳定位浮标阵列的,利用它们建立比斯坦星海洋声纹库,进而摸索出夜半兽的活动规律。。。
     “各机组注意,按照技术组设置的浮标阵列几何结构,我们需要在每一个点上精确投下浮标。
     所有单位飞临坐标点上空后先定位基准坐标,之后才能按照顺序投标,听明白没有?”
     “白斑燕小队收到。”
     “黑领燕小队收到。。。”
     所有小队回复完毕后,领队机发出行动指令,“超级玄乙”机群迅速化整为零,它们沿着昼夜分界线的海上分界线靠近昼半球的海域开始间隔分开。
     测定好基准位置后,悬停的飞机开始左右移动来纠偏,等光学定位器跟电脑上的基阵结构分布点重合后。
     飞机开始缓慢下降,到达几乎贴着水面的程度。
第453章 水下大阵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