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59章 权力所及,四方归服[2/2页]

大秦: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小妹仔哈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     在他眼中,这一切似乎再自然不过。
     若换作他们置身其位,或许才能理解其中深意。
     对赵迟而言,当前的权势并非终极追求,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。
     “甚好,甚好。”
     “不愧为我秦帝国的武安君。”
     祖龙见赵迟表现得沉稳谦逊,更加满意。
     此时,淳于越上前奏报:“启禀大王,武安君与众多上将均已归朝,分封之事是否可以重启议程?”
     此言一出,满朝官员情绪高涨。
     此前因赵迟未归而搁置分封议题,如今他归来,诸将齐聚,祖龙已无法再拖延。
     秦帝国曾实行分封制,天下太平之时,赏赐功臣以巩固统治确为良策。
     同时,也有郡县制,通过设立郡县管理地方,确保国家稳定。
     “诸位认为,秦应采用何种制度治理国家?”
     话音未落,祖龙心中已有所波动。
     若赵迟也支持分封,那他对郡县制的坚持或许需要更为坚定。
     权力所及,四方归服。
     此刻,群臣都将目光投向赵迟。
     他们清楚,分封能否施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态度,他的表态至关重要。
     然而,他们坚信赵迟必定支持分封,毕竟秦的胜利,他功不可没。
     一旦分封推行,他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,仅凭战功便可封王。
     在这天下乃至朝堂,无人认为有人能够抗拒封王的诱惑。
     谁能拒绝这样的荣耀?
     赵迟年轻有为,虽已位居高位,却无更高职位可供攀登,成为王侯是他发展的关键。
     所有人都相信,赵迟不会反对分封。
     “大王真想听我的意见?”
     赵迟抬眸问道。
     “你是秦之功臣,寡人自当倾听。”
     祖龙答道。
     “依我之见,若欲使秦万世永固,必须放弃分封。”
     赵迟直言不讳。
     此言一出,满朝震惊。
     几乎无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     每个人都难以置信赵迟竟主张废除分封。
     “不愧是老子的儿子,深知分封之患会动摇秦之根基,影响长远发展。”
     “即便按军功封王亦无不可,但他一开口便提出废除分封,这等远见令人叹服。”
     “冬儿,你留下这个儿子确实出色。”
     “有此子,夫复何求?”
     听闻赵迟之言,祖龙感慨不已。
     嘴角浮现一抹激动的笑意。
     在他看来,朝中主张分封者居多,而提倡郡县制者寥寥,这一点也曾让他忧虑。
     如今,自己的儿子——秦之武安君站出来反对分封,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,也是对秦传承的认同。
     对祖龙来说,除了激动,更多的是对赵迟的赞许。
     有这样的儿子,夫复何求?
     “武安君,分封制度源于商鞅所立秦法,军功爵制正是其中的一部分,旨在激励秦臣与将士。
     多年来,我秦帝国无敌于天下,全赖军功爵制,若废除分封制,岂不是动摇了我秦的根本?”
     王绾站出,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赵迟。
     “确实如此!废除分封制等同于舍弃我大秦根基,此举绝不可行!”
     “武安君此言有些偏颇。”
     “分封制乃秦律激励的核心,岂能轻易废止?”
     一时间,廷议厅中尽是反对赵迟的声音。
     自大秦统一以来,分封制得以推行,满朝官员或许因此获利,如今赵迟提议废除分封制,他们自然难以接受。
     在这纷杂的廷议声中,面对诸多针对自己的同僚,赵迟环顾四周,沉声喝道:“都给我闭嘴!”
     话音未落,一股冰冷的气息从他体内弥漫开来。
     廷议厅顿时陷入他的杀道领域之中,虽未完全释放,却已令人感到刺骨的寒意,仿佛置身冰窟,每位大臣都被杀意包围。
     此刻,原本喧闹的廷议厅瞬间寂静无声,所有人因赵迟的威压而噤声。
     “你们这般喧哗成何体统,我大秦廷议厅岂容如此混乱?身为大秦臣子,怎可如此失礼?”
     赵迟冷眼扫视群臣。
     朝中相邦与九卿皆受其斥责。
     然而,面对赵迟的严厉指责,有人欲反驳,却因他的威严而吓得不敢开口。
     “说得好。”
     “手段果然高明。”
     祖龙看着赵迟让群臣折服的场景,内心满是欣赏。
     “这样总该安静了吧?”
     “很好。”
     “那么听我说。”
     “分封制。”
     “郡县制。”
     “哪一个更适合我大秦?”
     赵迟声音冰冷,眼神锐利且带着上位者的威严,使众人哑口无言。
     “分封制并非商鞅独创,早在夏初便已施行。”
     “不过……”
     赵迟目光如刀扫过众人:“流传千年的古制,今日还有存在的必要吗?”
     “暂且不论商纣。”
     “就说周朝。”
     “周朝实行分封,结果如何?”
     “诸侯离心,天下背叛。”
     “难道你们希望我大秦重蹈周朝覆辙?”
     赵迟厉声质问,目光依次从扶苏、胡亥、王绾、李思扫过,直至廷议厅中的每一个人。
     在赵迟的注视下,无人敢直视。
     分封制的缺陷,他们怎会不知?但为了私利,又有谁会在乎国家的命运?
     “武安君此言差矣。”
    喜欢。
  

第159章 权力所及,四方归服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