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02章 扶苏若得势,未必能容他[1/2页]

大秦: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小妹仔哈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“秦灭魏贵在出奇制胜,速战速决吞并魏地。
     齐、楚、燕遣使入秦,正是因觉魏已被围困孤立。”
     祖龙道,“此番来秦,意在逼我停攻魏国。”
     “如此一来,日后若秦欲灭魏,则失正名;四国亦会借此宣扬。”
     赵迟分析道。
     “见解透彻。”
     祖龙点头,“军务政务皆精通,将来天下一统,位列九卿、治理一方,亦非难事。”
     “臣不过略懂皮毛。”
     赵迟谦逊道,“臣所长唯练兵与军务,政务实在不通。”
     祖龙暗忖:“这小子倒识时务,政务繁杂,眼下有我在,你尽可偷闲。
     他日我不在,这些事还得靠你。”
     唇角微扬。
     “欲在咸阳留几日?”
     祖龙问。
     “休假长短,岂是我能定夺?”
     赵迟心中一震,意识到误解了祖龙的好意。
     身为一军主帅,能返乡休养已属恩典,但他已超期,祖龙却似允他多留。
     “赵地虽暂安,我已叮嘱将领加强防备,但仍不安宁。
     再待两日即归职,筹划灭魏大事。”
     赵迟答道。
     34;仅仅两日?34;祖龙眸中闪过一丝失落。
     自从确认赵迟为亲子后,他对赵迟愈加重视。
     34;大王不必忧虑,臣已妥善安排。
     离开后,赵姬会留在咸阳,大王若想见孙儿,随时召他们入宫即可。”赵迟见祖龙神情惆怅,忙出言安慰。
     虽然不知祖龙为何偏爱两位孙子,但他明白这对缓解祖龙的孤独很有帮助。
     34;总算你还懂分寸。”祖龙听罢,眉头舒展开来。
     幸有儿媳和孙儿留在咸阳,否则他又将形单影只。
     与两位孙儿相处日久,祖龙渐渐产生深厚感情,实在难以割舍。
     34;一同赴宴。”
     34;拜会各国使者。”
     祖龙对赵迟说道。
     34;是。”赵迟恭敬应答,随后返回咸阳府邸。
     34;见过上将军。”
     刚踏入府邸,就有仆役上前迎接。
     34;嗯。”赵迟点头回应,径直走入厅内。
     34;烟言,此宅如何?34;
     见到李烟言,赵迟展颜微笑。
     34;迟兄,秦王所赐的将军人府宽敞无比,比我家李家村的宅子阔气得多。
     而且还有秦王派来的仆人,我们不用操心琐碎之事。”李烟言笑容明媚。
     34;你就住在这里吧,李家村虽有岳丈派人守护,但咸阳更为安全。
     秦王很喜欢琪儿和熙儿,你留在咸阳也能让秦王多照拂他们。”赵迟笑道。
     34;一切遵照迟兄吩咐。”
     李烟言乖巧点头。
     34;先熟悉府中的布局。”
     34;有些事务需要考虑。”
     赵迟笑着说道。
     34;好。”
     李烟言知晓赵迟有要事待办,便乖巧退出大厅。
     34;系统。”
     34;提取晋爵奖励。”
     赵迟心中默念。
     班师回朝后,秦王再次为他升爵,但他还未领取晋爵奖励。
     34;宿主指令已接收。”
     34;恭喜宿主晋为驷车庶长。”
     34;奖励下品灵石,已放入储物空间。”
     系统提示音响起。
     34;竟然是灵石?34;
     看着这份奖励,赵迟满心欢喜。
     达到先天境界后,修行的重点转向提升真气和打通经络,仅靠运转**周天效果甚微,而吸收天地灵气能加速这一过程。
     然而此界灵气稀薄,甚至不如前世之地。
     因此修行进展缓慢。
     但有了灵石,情况便截然不同了。
     灵石蕴含纯净灵气,显然非末法时代之物。
     例如和氏璧,就是顶级灵石。
     据说它能延年益寿、**振兴国运,前者可信,后者则难以证实。
     不过,和氏璧的价值无可估量,否则秦王嬴稷不会如此执着,赵国也不会为此费尽心机。
     赵迟心中暗喜,他的储物空间已有十立方米,里面堆满了泛着白光的灵石。
     他取出一颗拳头大小的灵石,注入真气,精纯灵气顺着经脉流入丹田。”果然非凡,仅吞吐一次灵气,就抵得上平常修炼十次。”
     片刻后,赵迟露出满意的笑意。
     五百颗灵石虽能助其修为渐进,却难以凭此突破先天巅峰。
     他轻声自语:“几日后再回赵地,章邯他们应已准备妥当。”
     王宫外,扶苏府邸。
     扶苏刚从王宫归来,面色疲惫,淳于越见状忙上前问明缘由。”公子,究竟发生何事令您如此困扰?”
     扶苏眼神空洞地回应:“儒家礼法是否存有缺漏?王权是否凌驾于礼法之上?掌控权力是否足以统领百家?”
     淳于越眉头紧锁:“这话怎解?”
     淳于越脸色微沉,随即凝视扶苏,目光深邃。
     在淳于越的引导下,扶苏一向温良知礼。
     但今日,他显得格外萎靡。
     “是赵迟。”
     扶苏道,“今日我于章台宫循礼劝谏父王……”
     他详细讲述事情经过。
     虽心有微词,但眼底不见怨意。
     面对赵迟的反驳,扶苏仅视之为论辩失利。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他并非狭隘之人,

第102章 扶苏若得势,未必能容他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