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步估算,每公里的造价大约是五千五百万元左右,而从江北机场到江安门广场的全长大约是三十六公里,总计的造价将会达到将近二十亿。”
说到这里,江自流似乎觉得还不够,他忍不住又对陈东莱补充了一句:“我之前特意去吴淞那边打听过,他们那边的地铁造价是每公里二点五亿。吴淞可是平原城市啊,地势相对平坦,施工难度较小,但造价都要这么高,汇川这边的地形复杂,施工难度大,可能一公里四个亿都不一定够。”
这一连串的数字让陈东莱不禁咋舌,二十亿,堪称天文数字也不为过。要知道在1993年,汇川市的财政收入才刚刚勉强突破五十六亿,而且这其中还包含了工资发放、教育医疗支出等各种必要开支,每年真正能够结余下来的资金也不过才两三亿元而已。
如果想要修建这条轻轨,那就意味着市政府需要省吃俭用,勒紧裤腰带,至少要攒上七八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凑够这笔巨额资金。
以石梁为例进行对比,由陈东莱规划、石梁建工集团目前正在建设的滨江大道,其规模相当可观。这条大道双向四车道,全长达到了四十二公里,然而令人惊讶的是,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,其耗资也不过才二点五亿元。
这个数字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比,显得微不足道。二点五亿,这点钱只够修建区区五公里的轻轨,或者仅仅一公里的地铁。
陈东莱解开了安全带,直接侧身,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后排的江自流,开口问道:“融资平台呢?可不可以让汇川这边也成立城投公司进行资金操作?”
江自流听到陈东莱的问题后,并没有立刻回答。他稍稍思考了一下,然后摆了摆手,说道:“城投的路子我已经试过了,不管用。市委市政府已经给予了全力支持,各种零碎的地产和矿场都被塞进去了,但两个月时间也只不过收集了四个亿而已。”
江自流对于用城投平台融资、借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套方法已经相当熟稔。在来到汇川工作之后,他仅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,就成功地说服了市委书记和市长,拉扯出了一家投资公司。然而,尽管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,但面对轻轨项目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,城投平台似乎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四个亿的资金确实是杯水车薪。陈东莱思索了一阵,继续问道:“国家拨款呢?我记得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可以搞项目配套,能不能找国家计委那边协调一下?”
江自流摇了摇头:“具体的项目和投资都是由中央直接安排好、各大部委遵照执行的。不可能为地方申请的项目拨款。”
站在国家的立场上,这种行为确实无可厚非:各省市申报的项目鱼龙混杂,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其中浑水摸鱼,准备借着中央的拨款捞一笔横财?还是得把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二人又讨论了各种融资平台、银行贷款、政策配套资金,却发现似乎手段已经用尽。这下倒是陷入僵局了。
但是陈东莱的办法总是不嫌少。他微微一笑,对江自流说道:
“市长,您听说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吗?”
喜欢。
第445章 资金缺口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