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知,6点人到,7、8个人。
菜味怎么样不知道,看傻柱这刀功是真不赖,给几个负责小灶的厨子看的不服高人有罪啊,30多岁就有这手艺,那真是小母牛荡秋千,牛逼来回荡!
老杨踩着点到的,来的都是几个自己的绝对骨干,6点5分宫保鸡丁上来,接着就是几个川菜,老杨一口鸡丁下去就连连点头,又尝了几道川菜,就这个厨子了!
等水煮鱼一上,沸腾的热油还滋啦响。
老杨介绍到:“都尝尝,这是水煮鱼,当时光明结婚时候有这道菜,有的同志没尝到,今天也提提意见!”
众人是大快朵颐啊,这以后恨不能天天吃小灶了,这哪找的大厨啊!
傻柱跟着又上了几道鲁菜,最后黄焖鱼翅,红烧鲍脯一端上来,老杨都惊了,不是说谭家菜耽误功夫吗?
熊光明赶紧解释:“书记,这是何雨住何师傅从昨天晚上就忙乎的,手头材料不全,就安排了这俩菜,算是提前做好的。您趁热吃,口感可能稍微差点意思,您将就将就。”
将就个屁呀,这不是老饕真提不出什么意见来,好吃就完了!几个厂领导本来以为刚才那几个菜就是厨子全部本事了,没想到还会做谭家菜呢,这是他们这级别能吃的吗?
傻柱炒菜不让别人看,都在外面候着,做好一道就张罗人过来端,李怀德拿着筷子碗就在门口等着,做好一道就先第一个尝,心里暗爽这算是抄上了!
傻柱为了镇住后厨这帮人,每样菜都多炒了一点,拨出来让他们尝,几个厨子呼啦就围上来了,虽然都是半吊子吧,那也比一般人强,光闻这味就自愧不如,等尝完了啥也别说了,差距太大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这辈子傻柱可出息了,有何大清盯着,那手艺是蹭蹭的涨,何大清到了北京饭店也不是过去混的,没少学菜。
菜都上齐了之后,老杨非常满意,请傻柱过来敬了杯酒,对他厨艺的赞扬不言于表,临走时候拍着李怀德的肩膀对他的工作表示了肯定。
晚上回去傻柱得意坏了,轧钢厂各位领导的夸赞直接给他情绪价值拉满,这是在饭馆没有体会到的,反正一路上嘴就没闲着,之前让他来还不乐意,现在轰他走估计都舍不得走了。
傻柱就这样成了工人阶级的一份子,刚一到厂里,李怀得就好像自家夜总会来了头牌一样,广交厂内好友,介绍傻柱给大家认识 ,为此傻柱接到不少大席的订单,高兴的嘴都闭不上了。
用不了多久你就得闭上。。。。
秋收也基本绝收了,整个59年比58年绝产一半还多,58年因为大跃进秋收就荒废了不少粮食,正常年月倒没什么,谁知道连着三年灾害。
这次没再减少定量,只是明显的米面质量直线下降,熊光明感觉最多扛到60年春节,白面就得减少供应,现在几个晓市都没了,最近的就是德胜门箭楼那里冒出一个小黑市,基本都是以前北晓市的一些人,规模不大,但卖的都是现在热销产品。
卖瓷器古玩那帮都去一些鸽子市了,天黑就散场,白天就是自发的正经市场,没有人敢卖米面肉之类的,那些都是等天黑了之后才有,还只是小规模零散着卖,价格还不算特别离谱,也没什么人管,60年开始四九城才逐步加大抓捕力度。
大斌最近生意不错,收了不少像样的东西,这也离不开那些小兄弟的帮衬,熊光明也不是小气的人,放下一只收拾好的羊,让大斌给小哥几个分分。
喜欢。
第417章 傻柱进厂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