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送到这里?何必给我这些超越时代的东西?”林天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,窗外,锦官城笼罩在薄雾中,霓虹闪烁。他看到的不再是市场潜力或地产价值,而是这座城市里数百万鲜活个体的生存状态。
他想起了主世界那些被资本洪流裹挟、挣扎求存的人们,那些在技术迭代中一夜失业的面孔。他的成功,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规则的利用和对时代红利的攫取上。而在这里,系统给他的,是重新定义规则、甚至定义“红利”本身的能力!
“也许……出路不在于‘建造更多相同的东西,”林天的眼神渐渐聚焦,掠过那些熟悉的集团Logo,投向更辽远的天际线,“而在于‘改变。”
一个念头像闪电般击中他。系统给予的“超时代科技”,其意义或许不在于让他更快地成为垄断巨头,而在于让他提前面对那些未来必将困扰全人类的伦理困境、社会结构变迁和技术爆炸的冲击!无限金钱,则提供了不受世俗束缚、纯粹探索这些可能性的基础。
不是为了复制一个已知的“成功”,而是为了探索一个未知的“可能”。
他猛地转身,走向全息控制台,手指在空气中飞快划动。海辰的“意识芯片”项目被他设置为最高机密暂停状态,不允许任何实际人体应用。风云投资的庞大资金流被重新导向一个新的、隐秘的部门——“方舟(Ark)实验室”。
方舟实验室的目标只有一个:研究、测试和应用系统提供的超时代技术,不是为了商业利润,而是为了模拟和探索这些技术大规模应用后,对社会、伦理、个体意识乃至人类文明形态产生的颠覆性影响。他要做的不是建造帝国,而是建造一个观测未来、甚至塑造未来的实验室。
这无疑是一条更加危险、更无前路可循的路。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,没有可复制的成功案例。它将挑战现有的规则,触碰未知的禁区,甚至可能引火烧身。但这正是“系统”存在的意义吗?逼迫他跳出舒适区,从规则的执行者变成规则的思考者,甚至规则的制定者?
窗外,锦官城的夜雨淅淅沥沥地落下,洗刷着玻璃上的尘埃。林天站在窗前,看着雨幕中朦胧的城市。这一次,他眼中不再是冰冷的商业版图,而是无数复杂交织的命运轨迹。他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,也不知道系统最终的目的为何。但他知道,他不能再沿着主世界的老路,依靠系统的馈赠,徒劳地复制一个又一个辉煌而空洞的纪念碑。
第二地球,不该是主世界的影子。它应该是一个问题,一个由“系统”提出,需要他用整个生命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。而答案,必然存在于那条无人走过的、充满未知与荆棘的道路尽头。
他按下了通讯器,声音低沉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:“通知方舟实验室负责人,明天上午九点,我要听取‘社会神经接口伦理模型的第一阶段报告。”
锦官城的雨还在下,林天的心境却如拨云见日。复刻?不,他要开始书写只属于“第二地球”的故事了。系统的目的?或许,答案就在这书写的过程中。
喜欢。
第422章 哲学三问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