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在木架上。
热气球的开口处用钢丝支撑固定,下面连接着燃料罐和燃烧室,朱慈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,觉得颇有几分火箭发射的意味。
他示意可以开始试验,曹化淳立刻指挥手下人忙碌起来。
高第惊奇地问道:“听闻这是放大版的孔明灯,难道真能带人飞上天不成?”
李若琏则满怀信心地回答:“此物乃殿下亲自设计,必定有其奇妙之处!”
几个军器局的小吏开始进行操作,一人跳上吊篮,调节好燃料阀后点火,随后,他们将两只羊放入吊篮,然后离开吊篮了。
燃烧产生的热气流不断充入气球,球体逐渐膨胀,最终完全张开,带着吊篮缓缓漂浮起来。
在场的众人见状,无不啧啧称奇,王永吉感叹道:“天灯自古有之,但将其扩大到能载人载物飞天,却是前无古人的创举,殿下真是聪慧过人呀!”
由于担心热气球飞走,下面用一根两百米的麻绳紧紧连接。在众人的注视下,热气球逐渐升高,直至绳子完全绷紧。
高第赞叹道:“如果把这个热气球悬挂在城门之上,不仅能够更好地侦察敌情,还可以漂浮到敌人上空进行威慑,真乃神器呀”
校场上空升起的巨大物体,立刻吸引了正在训练和巡逻的士兵们,他们纷纷停下脚步围观,指指点点,议论声此起彼伏。
朱慈烺询问汤若望:“汤学士,球内加入的火油能够燃烧多久?”
汤若望回答:“回殿下,大概可以燃烧半个时辰。”
“好,那我就在这里等上半个时辰,各位卿家若有事可以先离开!”
然而,在这样一个新奇时刻,谁愿意错过见证热气球能否平稳落地的机会呢?于是高第安排士兵搭建了遮阳棚,并准备了茶水供大家饮用。
看着天上漂浮的热气球,朱慈烺想,无论将来如何,今天一事,定将载入史册之中,热气球若能和后世一样收放自如。
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它的军事用途了,最好就是可以高空掷弹,起到轰炸作用,这样以后的仗无疑就好打的多了。
在这难得的闲暇之际,李岩向朱慈烺详细禀报了德州前线的战况,德州大捷固然令人士气大振,然而,经过事后的深入分析。
李岩意识到,此次胜利更大的原因在于清军统帅的轻敌,若清军能稳扎稳打,不轻率冒进,德州之战的结果恐怕尚难预料。
同时,李岩请示如何处置五千俘虏以及镶红旗汉军都统石延柱。
朱慈烺沉思片刻后,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,以提振军心、鼓舞士气,因为此刻的大明王朝,正处于需要鼓舞人心的时刻。
不知不觉之中,半个时辰过去,天上的热气球烧完了火药,缓缓降落下来,地面人员赶紧将余火熄灭,将两只羊带到了众人面前。
喜欢。
第214章 热气球升空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