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来,往往抢先命中那些暴露的清妖。
     清妖见状,又打算用火枪还击。可他们手中的火枪实在不堪大用。
     这些火枪不仅射程有限、精度欠佳,还时常故障频发,杀敌不成反伤己身的情况屡见不鲜,清妖们对其厌恶不已。
     更何况,宋天明他们的骑兵人和马皆身着藤甲。
     这种藤甲看似轻便,防御性能却极高,在当时,火枪在十米开外根本无法穿透藤甲,无法对他们造成实质伤害。
     其实,清妖并非没有威力强大的武器,城墙上就架设有红衣大炮。
     然而,由于长期闲置不用,清妖们连基本操作方法都忘得精光。
     若要开炮,他们需耗费大量时间摸索、调试,等一切准备妥当,时机早已错过。
     而且,红衣大炮有个极为棘手的问题,它虽射程远,能对远距离目标造成巨大杀伤,但对于近在咫尺的目标,却无能为力,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功效,因为射界问题,打不了近距离目标,这也是宋天明敢浪的缘故。
  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     无奈之下,清妖们只能透过狭窄的射孔,眼睁睁看着宋天明在城下耀武扬威。
     那些稍显凶悍、敢于露头的清妖,都已被宋天明他们 “点名” 解决,剩下的清妖个个胆战心惊,只能龟缩在射孔后,大气都不敢出。
     宋天明当然不会仅满足于骚扰一个城门。
     他一声令下,骑兵们兵分两路,沿着城墙小心前行,巧妙利用红衣大炮的射击死角,围着京城绕了一大圈。
     所经之处,仿若蝗虫过境,但凡有清妖不慎暴露身形,即刻便会被清除。
     宋天明他们行动迅速,如入无人之境,将清妖们搅得人心惶惶 。
     尽管京城的城防安然无恙,然而,城墙上守军惊慌失措的神情,以及城内弥漫着的紧张氛围,无不表明此时清妖们的军心已然摇摇欲坠。
     特别是京城里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、作威作福的 “这爷”“那爷”,他们长期沉溺于荣华富贵,对战争毫无认知,此刻被宋天明等人的突然袭击吓得魂飞魄散,简直是一夕数惊。
     往昔充斥着欢声笑语的各类娱乐场所,瞬间变得冷冷清清,那些贵族老爷们哪还有心思寻欢作乐,全都慌慌张张地躲回自家府邸,仿佛只有自家的高墙大院,方能给予他们一丝安全感。
     他们甚至已然开始收拾金银细软,随时准备脚底抹油,全然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。
     与此同时,街面上谣言如瘟疫般迅速扩散。
     有人传言长毛贼已然攻破城门,正在城内大肆屠戮;有人说京城即将被团团围住,粮草即将断绝;还有人声称咸丰皇帝已然弃城而逃……
     这些谣言如同催化剂,进一步加剧了民众与官员们的恐慌情绪。
     整个京城陷入了人人自危的混乱局面,恰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沉闷。
     妖清朝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一时间也乱了阵脚。
     咸丰皇帝得知京城防线遭受攻击,气得暴跳如雷,在朝堂上怒摔器物,将满腔怒火一股脑儿发泄在大臣们身上。
     好些官员因应对失措,稀里糊涂地丢了脑袋,成了这场混乱的牺牲品。
    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胜保临危受命,被紧急调往京城接管防务。
     他深知局势严峻,丝毫不敢懈怠,即刻着手调兵遣将,重新部署京城的防御力量。
     他增派了大批巡逻队伍,在城内大街小巷来回巡查,以维持京城的治安稳定。
     同时,他还严厉打击那些传播谣言之人,一经发现,绝不姑息。
     在胜保的一番努力下,京城的局面迅速得到控制,慌乱的人群也渐渐恢复了些许秩序。
     然而,这一切恰是宋天明期望看到的结果。
     他巧妙借助骑兵的机动性,对京城展开骚扰攻击,成功吸引了清妖的注意力,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全部精力聚焦于京城的防御。
     如此一来,清妖便无暇顾及天津,宋天明 “围魏救赵” 的目的就此达成。
     天津城在这段时间内,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契机,为后续的发展与防御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19章 围京城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