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41章 过年[1/2页]

大宋枭雄 仙庙的马尔高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正月里的登州城,仿佛被暖阳和爆竹声浸透,处处流淌着一种富足而安宁的年味。春节的喧嚣甫一落下,靖亲王杨靖便带着王妃瑶格,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登州府内的“走贫问苦,访老慰幼”。从城垣根脚的低矮棚户,到城外炊烟袅袅的村庄;从白发苍苍、历经沧桑的鳏寡老者,到穿着新棉袄、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垂髫稚子,杨靖的身影无处不在。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亲王,而像是这片土地最勤勉、最牵挂家人的大家长。随行的官吏捧着米面粮油、厚实的布匹和用红纸包裹的压岁银钱,将王府的关切实实在在地送到每一户需要温暖的人家手中。
     “王爷王妃又来啦!快磕头!”
     “使不得,老人家快请起,天冷,地上凉。”
     “娃娃,拿着,买糖吃,好好读书!”
     “谢王爷恩典!谢王妃娘娘!”
     简单的对话,淳朴的感激,交织成冬日里最暖心的乐章。杨靖深知,地位越高,便越难有真正的“自由”。这万里疆域,这百万生民,早已化作沉甸甸的责任,融入了他的骨血。他不再仅仅属于自己,而是属于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信赖他、依靠他的身影。
     大年初一,靖王府张灯结彩,朱漆大门洞开,洋溢着浓浓的喜庆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王府正厅的“发红封”仪式,多了一位小小主角。
     靖亲王杨靖与亲王妃瑶格端坐主位,仪态雍容,笑容和煦。而在他们下首,新晋的钧郡王杨承钧,穿着一身特意为他缝制的、绣着四爪小蟒的杏黄色郡王常服,头戴小小的翼善冠,小脸绷得紧紧的,努力维持着郡王的威仪,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特制的太师椅上。他的小腿甚至够不着地面,悬在空中,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努力模仿父王的坐姿。
     府内属官、登州有头有脸的乡绅耆老、以及府中有功的管事仆役,按着品阶和次序,鱼贯而入,向王爷、王妃、小郡王行礼拜年。
     “卑职/老朽/小的恭贺王爷、王妃、钧郡王新春大吉,福寿安康!”
     杨靖和瑶格含笑点头,自有侍从将早已备好的、沉甸甸的红封递上。轮到杨承钧时,小家伙明显更紧张了,小手紧紧抓着椅子扶手,努力学着父母的样子,奶声奶气却又一本正经地说:“嗯…平身,赏!” 旁边侍立的女官立刻将专门为他准备的、小巧精致的红封(里面或许是金瓜子或精巧的小金锞子)奉上。
     这小小郡王努力端架子的模样,既庄重又透着孩童的稚气,看得杨靖和瑶格这对父母相视一笑,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。吾家有儿初长成,这份传承与气象,比任何珍宝都更令他们开怀。
     王府内的庄重喜庆,丝毫未减登州城里的狂欢热浪。从初一到初五,整个登州城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、欢乐的漩涡!
     靖王府豪气地请来了整整六台名震南北的戏班子!城东搭台唱的是慷慨激昂的北地梆子,那高亢的唱腔直冲云霄;城西戏台上演的则是婉转缠绵的南曲昆腔,水袖翻飞,如诗如画。城南有诙谐逗趣的杂耍班子,钻火圈、顶大缸、猴子骑羊,引得围观百姓阵阵惊呼与哄笑;城北则是惊险刺激的高跷表演,踩着丈许高木腿的艺人如履平地,还能做出翻滚跳跃的高难动作,让人捏一把汗又忍不住喝

第141章 过年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