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病毒研究只是细分项目之一,设想将来面对不明灾难,持有系统和特殊基因的人能第一批适应新生态。
这一系列计划在后期彻底变了味,被后来的军方干预后专注超级士兵方向。
文件夹下,时不时出现纠纷、分裂、部分科学家悄悄转移实验数据的记录。
文末还有汪博士手写样本扫描,记着“不能让战略转向危及初衷”。
我沉浸被新发现包围,一道条形进度条在视野里蹦得很快。
系统界面刷得更明亮,恢复进度一下到了85%。
但没等我反应,天花板上警灯突然警报大作。
我摁死音量,屏幕飕地弹出新内容:“检测到远程访问尝试。
安全协议启动。自毁序列激活。倒计时:60分钟。”
我皮肤一紧,忽然跳起来冲到医疗舱边上。
舱盖上解毒进度走到第八格,总进度完成百分之八十,医疗舱播报:“预计剩余治疗时间三十分钟。”
剩余时间一分不少。我捏捏手腕,脑子飞快思考:一头要保证汪博士能撑完治疗,一头要立刻准备撤离流程,信息备份和关键设备都不能落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系统界面给我弹出传送功能,但底下红字提示:仅支持短距离“急跳”,不够离开整个地下区。
我咬牙把笔记本掖进怀里,认定必须想法子边等解毒边抓紧收集其余重要数据。
惊魂未定时,系统弹出一个新文件夹。我点进去看,是“项目观察者”。
文件夹很小,带深度加密,系统自动介入破解。
破解动静不小,耗了不少CPU。我点开,排列着十几份档案,最上边写着“张薇白小柔——观察员A2初始参与者”,还有一张身份照。
资料里详细记着张薇本名,学历、特训记录,说她是诺亚早期技术成员之一。
任务备注写着:须跟踪持有者生命变化,限定“不可过度干涉,只准收集共生数据,隐藏真实身份”。
页脚列着高级医疗与战术训练等级,还附了一段临时评估,“适应系统环境快速变化,已进入宿主身边。”
我左右咬舌,眨眨眼。原来白小柔根本不是普通护士,她甚至是诺亚实验组最早的参与者之一。
记录最后写着:“三个月前,主观观察员报告卫新适应快于全部前例,建议进入深度共生观察阶段。”
想起一路上她做的许多事情:医学技术好得有点太顺手,总能第一时间看破我的系统用法。
我突然觉得寒毛倒竖。难怪她老在关键节点忽然出现,也难怪每每都精准地提供帮助。
我拿出随身的数据棒,把这份资料完整拷贝下来,没有对任何人说。
这会儿还不能暴露自己知道这些情况,等保命要紧。
档案底部还有一行字,说张薇同时是“第二曙光”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,理念和主流曙光不同。
他们推崇保存和推动系统进化,而不是只管解药分发。
审核记录结尾日期停在三个月前。最后一句让我心头直发凉:“张薇已与卫新取得接触,展现观察史上未见适应行为,需持续强化监视与记录。”
我握紧拳头,想了好一阵,决定不对任何人表态,暂时只留作底牌。
倒计时还剩五十多分钟。我回身紧盯被医疗舱灯光照亮的汪博士,她的呼吸缓了一些。
系统弹窗里不断刷写“只能支持短距离安全跳离,不足以逃离整个设施”。
数据采集和撤离方案必须无缝衔接。我叫出控制台边的便携硬盘逐份复制资料。
手边汗湿,却仍能感觉系统恢复进度在不断往上走。
主控端开始同步出大段“项目起源”“系统自动化网络”“宿主遗传筛查”的英文文件。
我想了想,把它们也开始一份份下载。至于如何冲出去,等医疗舱倒计时结束后再设法。
喜欢。
第771章 未知秘密地下室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