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不利。
庆王府富丽堂皇,远超林乔想象。汉白玉台阶,金丝楠木柱,连廊下挂的鸟笼都是纯金打造。宴席设在花园水榭,陪客除了周汝昌,还有几位林乔的34;老熟人34;——曾弹劾他的马御史,以及几位明显属于保守派的部院官员。
34;林爱卿来了!34;庆王四十出头,白白胖胖,一副和善模样,但眼睛里透着精明,34;久闻爱卿年轻有为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!34;
林乔恭敬行礼:34;下官参见王爷。蒙王爷厚爱,不胜惶恐。34;
34;哎,不必多礼!34;庆王亲热地拉着他的手入席,34;听说爱卿在西南山坡上搞了个什么...梯田?种的都是稀罕物?34;
34;回王爷,只是些耐旱作物,适合山地种植。34;林乔谨慎回答。
34;有意思,有意思!34;庆王抚掌大笑,34;本王最爱这些新鲜玩意儿。来,尝尝这酒,江南新贡的梨花春!34;
酒过三巡,庆王突然话锋一转:34;林爱卿啊,本王听说你劝农辛苦,特地准备了一份薄礼。34;他一挥手,仆人捧上一个锦盒,里面竟是一张地契!
34;这是...34;林乔假装不解。
34;城南五百亩良田的地契。34;庆王眯着眼笑,34;只要爱卿别再折腾那些荒山野岭,这地就归你所有。你爱怎么试验就怎么试验,如何?34;
席间众人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。五百亩良田在京城附近,价值不下万两白银,对一个五品官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林乔心中冷笑。这是赤裸裸的收买,要他放弃为无地农民寻找出路,只在小圈子里搞改良。
34;王爷厚赐,下官愧不敢当。34;林乔起身拱手,34;下官奉旨劝农,自当以广大农户利益为重。这山地改良若成功,可使万千无地百姓受益,比五百亩良田价值更大。34;
席间气氛骤然凝固。庆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,眼中闪过一丝阴鸷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马御史立刻帮腔:34;林大人,王爷一片好意,你可别不识抬举!那些流民懒汉,值得你如此费心?34;
34;马大人此言差矣。34;林乔不卑不亢,34;百姓无地可种,沦为流民,非其本愿。若能使荒地生金,百姓安居乐业,朝廷赋税有增,岂非一举多得?34;
34;好个牙尖嘴利的林大人!34;庆王突然大笑,但笑意不达眼底,34;既然你执意如此,本王也不勉强。只是...34;他压低声音,34;这京城地界,天灾人祸难料,爱卿可要小心行事啊。34;
赤裸裸的威胁。林乔面不改色:34;多谢王爷关怀。下官行事,但求无愧于心。至于天灾人祸...自有朝廷法度在。34;
宴席不欢而散。回府路上,林柏忧心忡忡:34;大人,得罪了庆王,以后...34;
34;无妨。34;林乔冷笑,34;他越是这样,越说明我们做对了。明日加大宣传力度,让更多农民看到山地种植的好处!34;
第二天,林乔亲自撰写了一份《山地耕作要术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梯田建造和耐旱作物种植技术,命人抄写数百份,在各村落张贴宣讲。他还挑选了十几个聪明好学的农民,组成34;劝农队34;,到各处示范指导。
庆王府的反应来得很快。一周后,县衙突然贴出告示,称西南山地为34;官山34;,禁止私人开垦,违者重罚。同时,几个参与劝农队的农民家里莫名遭了贼,刚收获的甘薯被洗劫一空。
农民们敢怒不敢言,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恐惧浇灭。林乔明白,必须找到突破口,否则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。
34;007,检索庆王府的经济来源。34;深夜,林乔在书房冥思苦想。
34;庆王府收入主要来源:地租、京城商铺租金、漕运干股...34;007列出详细清单,34;发现异常:王府近年支出远超账面收入,疑有非法经营。34;
林乔眼睛一亮:34;详细说说。34;
34;根据市井传闻和零星证据推测,庆王府很可能暗中经营高利贷和私盐,但缺乏确凿证据。34;
私盐!这可是杀头的大罪。若能找到证据,不仅能让庆王收敛,还能为改革扫清障碍。
34;建立任务:秘密收集庆王府违法证据。34;林乔命令道,34;同时,继续扩大山地种植示范,这次换个地方——选那些无主荒地,我看他还能把全直隶的荒山都圈成39;官山39;不成!34;
第二天,林乔改变策略,不再集中在一处示范,而是分散到直隶各州县,同时在十处荒山开展梯田试验。他还上书皇帝,奏请将34;官山34;开放给无地农民垦种,前三年免租。这是一着险棋——若皇帝支持,庆王的禁令将成一纸空文;若皇帝顾及宗室情面,他则可能被指责挑拨天家关系。
奏折递上去后,便是漫长的等待。林乔表面平静,内心却如绷紧的弓弦。这步棋走错,不仅前程尽毁,还可能连累家人。
十天后,圣旨终于下达:准林乔所奏,开放直隶境内无主荒山给流民垦种,免租三年!更令林乔惊喜的是,皇帝还特别嘉奖山地种植法,命各地仿效推行。
消息传来,无地农民欢呼雀跃,纷纷扛起锄头走向荒山。而庆王府则大门紧闭,据说庆王34;偶感风寒34;,闭门谢客。
小树最近开朗了许多,常与张文远、李明一起温习功课。这天晚上,他突然问:34;爹,什么叫39;为民请命39;啊?34;
林乔一愣:34;怎么想起问这个?34;
34;今天夫子讲到包拯的故事,说他是为民请命的好官。34;小树眼睛亮晶晶的,34;张兄说,爹也是这样的好官,所以才会得罪权贵...34;
林乔心中一暖。看来儿子的小伙伴们在家中没少听大人议论。34;爹不敢比包公,只是尽本分而已。34;他摸摸儿子的头,34;记住,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若只知趋炎附势,与行尸走肉何异?34;
小树似懂非懂,但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秋收时节,西南山坡的试验田迎来了丰收。甘薯亩产达八百斤,耐旱谷子也有两石之多,虽不及良田产量,但对荒山来说已是奇迹。更可喜的是,直隶各地上报的新垦山地超过十万亩,预计可养活数万流民。
皇帝龙颜大悦,下旨嘉奖林乔,并命户部拟订全国荒山开垦章程。庆王虽然恨得牙痒痒,却也不敢公开违抗圣旨,只能暗中使绊子。
这天,林乔正在衙门整理各地上报的垦荒数据,张御史突然来访。这位素以刚直着称的言官开门见山:34;林大人,听闻你收集了一些庆王府的不法证据?34;
林乔心头一跳,但面上不显:34;张大人何出此言?34;
34;明人不说暗话。34;张御史压低声音,34;我查庆王府多时,苦于证据不足。若大人手上有料,我们或可联手...34;
林乔沉思片刻,决定冒险一搏:34;确有蛛丝马迹,但尚缺关键证据。张大人若有兴趣,下官愿详陈...34;
两个时辰后,一份联名弹劾庆王34;违制经商、纵容家奴欺压百姓34;的奏折秘密完成。林乔提供的数据和案例,加上张御史的文笔和声望,这份奏折堪称一击必杀的利剑。
奏折递上的第三天,宫中传出消息:皇帝震怒,责令宗人府彻查庆王府!虽然以庆王的地位不至于倒台,但足以让他自顾不暇,无力再阻挠农业改革。
深秋的夜晚,林乔站在吏舍院中,仰望满天星斗。一年前,他还是个刚中进士的愣头青;如今,他已是皇帝倚重的能臣,手握改革大权。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——无数农民的希望,朝中同僚的期待,还有儿子的未来...
34;爹,看!34;小树突然跑过来,手里举着一片金黄的叶子,34;李兄说这是银杏叶,能入药呢!34;
林乔接过叶子,在月光下细细端详。这片叶子纹理清晰,边缘略有残缺,却依然美丽。就像他所选择的这条路,虽有坎坷,却充满意义。
34;是啊,能入药。34;他将叶子轻轻放回儿子手心,34;就像我们的山地种植,能让贫瘠的土地生出希望来。34;
小树小心地捧着叶子,突然说:34;爹,我长大了也想当官,像你一样帮老百姓!34;
林乔眼眶一热,将儿子搂入怀中。在这险恶的官场中,这或许是他得到的最珍贵的肯定。
喜欢。
第343章 荒地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