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775章 黄河水患[2/2页]

我的餐馆通古代 悲剧的小鹌鹑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 光武先帝您还真是知人善任啊。”
     刘秀笑了几声。
     刘宏这也不算是拍马屁。
     毕竟确实是刘秀力排众议用了王景治河。
     这才造就黄河流域平静了数百年之久。
     赵匡胤掐了掐额头道:“王景治河之法朕也略知一二。
     朕也数次派人去依此法治理过黄河。
     但收获却是一言难尽啊。”
     任小天摇摇头说道:“你这就有些照本宣科的意思了。
     王景他能成功治理黄河并不是他的办法有多么巧妙。
     而是他亲力亲为,根据黄河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得出的治理办法。
     自东汉到大宋已经千年,黄河情况早就不同往日了。
     你拿他的治理方法去硬套肯定是没戏。
     而且王景之所以能成功治河,与东汉时期的特殊情况也密不可分。”
     赵匡胤不解的问道:“什么特殊情况?”
     任小天解释道:“这就不得不说到黄河会变成如今这般泥沙滚滚的原因了。
     说到底还是上流植被砍伐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所致。
     而东汉时期匈奴人、羌人大批迁入黄河上游地区。
     他们以放牧为生,自然会大量的种植牧草。
     这就造成当地大量被开垦的农田回退成了牧场。
     黄河有了牧草等植被稳固泥沙,那洪水量和泥沙量自然也就减少了。
     再加上王景极具针对性的治河攻略,二者相辅相成之下才早就黄河数百年的平稳。”
     刘邦瞪大眼睛道:“这些蛮夷居然还对黄河有功了?”
     任小天笑道:“我这可没有骗你们。
     我们后世这些年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。
     为了保护黄河上游的水土,大量的退耕还林还草。
     经过这多年的努力,黄河的水患次数已经大大的减少了。”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刘启不解的问道:“既然刘秀以后黄河已经平静。
     那为何到了宋朝时又平添了这许多的水患呢?”
     “自汉末魏晋南北朝,北方一直都是被游牧民族所控制。
     故而黄河上游的环境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。
     隋唐前期,虽然已经重新进入农业为主的大环境。
     可当时人口并没有达到顶峰,所以耕地也算够用。
     到了安史之乱后,许多百姓为了繁重的苛捐杂税。
     钻朝廷开垦荒地可在五年之中免税规定的空子。
     一旦期满后就将原有耕地舍弃,另去开垦新地。
     这种粗放的滥垦不仅没有开发出新的耕地,反而是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林场牧原。
     朝廷短视,对其不管不问听之任之。
     长此以往水土流失愈发严重,土壤肥力流失。
     原有的土地已经种不出多少庄稼。
     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另开新地。
     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。
     诸国间只忙于互相吞并,根本无暇顾及国计民生。
     百姓陷入了越垦越穷,越穷越垦的怪圈之中。
     如此恶性循环之下,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被彻底破坏。
     黄土高原上到处都是千沟万壑,见不到几颗树木。
     这也让黄河的泥沙量越来越大,洪水也愈发的开始泛滥。”
     “小小草木竟有如此威能?”
     在场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。
     一个个几乎都惊掉了下巴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775章 黄河水患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