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734章 比作勾践[1/2页]

我的餐馆通古代 悲剧的小鹌鹑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任小天点点头:“老曹你说的的确是有道理。
     但是孙权追封孙策的长沙桓王的确是有点恶心人了。
     桓这个谥号的确是美谥不假。
     但上一个以桓为谥号的是什么人?
     汉桓帝刘志!
     刘志是什么样的人想必你们比我更清楚。
     孙权把孙策封桓王是什么用意不言而喻了吧。”
     孙权大急道:“你这纯属臆测!
     难道就因先帝晦暗就能否定孤的用意了吗?!
     兄长他待孤一向不薄,孤怎么可能暗喻他为昏君呢?!”
     任小天长呼一口气道:“这事暂且不论你究竟是何用意。
     那孙策之子孙绍你又作何解释呢?
     他父亲孙策乃是朝廷任命的吴侯。
     孙策既死,吴侯的爵位也理当由孙绍继承。
     你称帝之后将诸子全部封王。
     可你不光没封孙绍为王,反而攫夺了吴侯之位给了自己的孙子孙英。
     孙绍被改封为了上虞侯。
     难道你认为孙绍还能对你的皇帝之位产生威胁吗?”
     吴侯和上虞侯虽同为县侯,但是二者之间却有天壤之别。
     这一点从封地上就能看的出来。
     吴侯的封地是吴郡的吴县(苏州吴中区),也就是孙家在江东安身立命的核心之地。
     而上虞侯顾名思义,封地是相对偏远的上虞(绍兴)。
     “这纯属你一家之言,当不作数!
     孙绍乃是孤的侄子,孤怎么可能待他如此刻薄?”
     孙权完全不承认任小天的话。
     “咱可以证明,小天的话所言非虚。”
     尽管有朱元璋作证,但是孙权仍旧是不承认。
     毕竟他也不想背上个刻薄寡恩之名。
     任小天气急之下返回房间拿出一本《三国志》抛给了孙权。
     “自己看看吧!
     现在看来,陈寿将你比作越王勾践也确实是没错。”
     “先生之言是说孙权如勾践一般是有大毅力之人?”
     趁着孙权翻书的空当,刘备出声问道。
     “那是其中一方面。
     孙权的确擅长隐忍藏拙,也的确是有大毅力不假。
     但是陈寿之言并非只有这一层含义。
     你别忘了勾践在励精图治灭了吴国之后都做了什么事情。
     雅鱼和文种被逼而死,范蠡则隐姓埋名远走他乡。
     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,狡兔死走狗烹。
     陈寿是在寓意似他这种人只能共患难,不能同享福。”
     孙权只翻了两页就汗如雨下,随即立刻就把书给合上了。
     曹操看着他的反应十分好奇:“他这是看到什么了?
     怎么吓成这个样子了?”
     任小天耸耸肩道:“无非是看到他自己后面的所作所为了呗。
     说实话,我对他后期突然会变成那个样子也很好奇。
     他到底是经历了什么事情才会转变的如此之快。”
     朱元璋笑道:“咱倒是能猜到一些。
     无非是曹操、刘备相继而亡,他以为天下再无能威胁到他的人了。
     本身他就不是那种热衷于一统天下的帝王。
     在东吴之地偏安一隅正中了他的心思。
     至于他晚年嗜杀,或许也是骨子里带的。”
     任小天无语道:“叔,您也别光说他。
    &nbs

第734章 比作勾践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