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704章 初具雏形[1/2页]

我的餐馆通古代 悲剧的小鹌鹑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朱元璋气呼呼的坐下对朱瞻基说道:“气死咱了!
     看在任家妹子的份上,咱这次就先放过你!
     若是让咱知道你还是如此的痴迷促织。
     咱把你的促织罐连同你一块砸碎!”
     朱瞻基一身冷汗道:“孙儿明白!”
     朱元璋仍旧是有些不放心。
     随即他将令牌抛给了朱高炽说道:“高炽,你替咱跑一趟。
     去把咱妹子和你爹给咱叫过来。”
     朱高炽一愣,立刻明白过来是洪武年间的朱棣。
     他躬身点头道:“皇爷爷,孙儿这就去。”
     等朱高炽走后,朱元璋幽幽道:“对你咱实在是不放心。
     咱得让老四亲自盯着你。
     要是你小子哪里不对劲,咱让老四自己清理门户!”
     “孙儿定当痛改前非!”
     柴荣插话道:“先生,你刚才说朱瞻基建佛寺又是怎么一回事?”
     作为三武一宗灭佛的当事人之一,柴荣对这个问题很是敏感。
     “或许是太祖曾经做过和尚,亦或是受朱棣和姚广孝影响。
     朱瞻基本人对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很是痴迷。
     但与他们不同的是,朱瞻基的痴迷有些过度了。
     据后世不完全统计,仅京城一地朱瞻基新修、重修的寺庙就多达九所。
     地方上的寺庙更是无法统计。
     而这些寺庙都是花费了海量的钱财修建的。
     单大隆善护国寺一地,新修翻盖大殿、寝宫、僧寮就有五百余间。
     其中所有花费全部都由朝廷国库支出。
     而在对待僧人上朱瞻基更是毫不吝啬。
     宣德元年,朱瞻基登基之初便大手一挥封赐了5位大国师、6位禅师。
     之后也没有停止封赐的脚步。
     明史记载:宣德朝番僧数等,曰大慈法王、曰西天佛子、曰大国师、曰国师、曰禅师、曰都刚、曰剌麻。
     你们应该都知道,僧人不事生产不纳赋税还圈钱占地。
     有吃有喝有地方住,像这种好事外地的僧人岂能错过?
     朱瞻基对他们是来者不拒,统统花费钱财供养了起来。
     等到他去世之后,朱祁镇和朱见深财政日益吃紧。
     为此不得不将大部分僧人赶出了京城。
     但即便是这样,留在京城的僧人仍有两三千人。
     而朱瞻基本人也因为礼佛耽搁了不少的政事。”
     柴荣重重叹气道:“佛教害人不浅,为何后世皇帝却不能为之警醒呢?”
     任小天摇摇头道:“其实佛教本身劝人向善是很好的。
     且其苦今生修来世的教义更是极度符合封建王朝的统治。
     所以错的并不在佛教本身,而是借着佛教名义圈钱占地的僧人。
     当然这也跟当朝统治者放任不管或是纵容所致。
     其实朝廷对待佛教的态度就应该像我叔一样。
     既利用又限制。
     利用的是他们的教义来巩固统治。
     限制的是佛寺的扩张和僧人的数量。”
     朱元璋面色复杂道:“当初咱吃不上饭几乎饿死的时候,是佛寺养活了咱。
     咱做了皇帝自然不能忘恩负义。
     但是咱从佛寺待了那些岁月也告诉咱。
     僧人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服兵役却又掌握大量的良田和佃户。
     如果放任不管,佛教绝对会是咱大明未来的心腹大患。
     所以正如小天他所说的一样。
     咱这些年对佛教是既利用又限制。
     朱瞻基你信佛咱不反对。
     但是你不要忘了,你首要的身份是咱大明的皇帝。
     凡事都要以大明、以皇帝的身份去考虑。
     趁着你现

第704章 初具雏形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