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511章 偶遇张三丰[1/2页]

大明辽国公 空樱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张三丰赶忙岔开话头,抱怨道:“说起这事,可真叫老道发愁。皇帝当初答应给老道拨款修那道观,可到如今,老道连一个子儿都没瞧见呐!”
     徐妙锦无奈道:“老爷子,您这事儿该找陛下理论去呀,跟我念叨又有啥用?”
     张三丰摆摆手道:“罢了罢了,陛下整日操心国事,日理万机,许是忘了这档子事。一个区区道观,哪能跟天下大事相提并论。”
     随后,张三丰上下打量徐妙锦一番,面露喜色道:“嘿,如今你都有身孕啦,这可是大喜事啊!”
     一番寒暄过后,众人便在盖州城随意逛将起来。
     朱高炽思索一阵,抬头问张三丰:“张真人,坊间传言您活了百余岁,可是真的?”
     张三丰呵呵一笑,说道:“老道我哪能晓得哟,平日里也没掰着指头数日子过,或许有,或许没有,谁能说得准嘞。”
     朱高炽又接着问道:“老真人,您走遍四方,见多识广,依您看,这辽东之地,可是最好的去处?”
     张三丰捋了捋胡须,缓缓说道:“世子有所不知,以前这辽东,可称不上最好。想那元朝统治之时,辽东百姓苦不堪言呐。本就地处苦寒之地,民生艰难,又遭元人压榨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惨。
     可如今不同喽,自从常孤雏在此治理,辽东面貌焕然一新。
     他轻徭薄赋,鼓励农桑,兴办教化,把这辽东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     如今呐,百姓安居乐业,到处一片祥和之景,真个大有世外桃源的模样。
     你看这街市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,买卖兴隆,百姓脸上皆有喜气,这可都是常孤雏的功劳哇。”
     朱高炽听了,不住点头,心中对常孤雏的治理之道也多了几分钦佩。
     众人一边走,一边听张三丰讲述辽东今昔之变,不知不觉在盖州城已逛了许久。
     朱高炽听了张三丰所言,心中对辽东兴致更浓,稍作思忖后,又向张三丰问道:“老真人,我听闻辽东兴起新学,与传统之学多有不同,不知您对此有何看法?”
     张三丰微微点头,神色认真道:“这新学嘛,实乃顺应时势之举。传统之学虽根基深厚,然世道变迁,一味守旧恐难适应时势。辽东新学注重实用,教百姓识字明理同时,还传授耕种、匠作等技艺,让百姓能学以致用。
     如此一来,既增长见识,又能提升生计本事,于地方发展大有裨益。但新学也不可摒弃旧学精华,需取其长补己短,相互交融,方能真正利国利民。”
     朱高炽若有所思,喃喃道:“老真人所言极是,学问之道,确该如此。”
     说罢,一行人继续漫步于盖州城,谈论间,对辽东这片土地的认识又深了几分。
     朱高炽紧追不舍,又问张三丰:“老真人,您看这儒学传承千载,根基深厚,比起这辽东新学,是不是儒学更胜一筹呢?”
     张三丰嘿嘿一笑,打个马虎眼道:“哎哟,世子啊,老道我一门心思钻研修道之法,对儒学实在没多少研究。儒学虽经千年传承,自有其精妙之处,可老道对其所知有限呐,哪敢妄加评判。至于与这新学相较,

第511章 偶遇张三丰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