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,朱元璋传召徐达、常遇春与汤和,同至坤宁宫饮酒。
这边徐辉祖得了空闲,便出门寻常升去了。
常升见徐辉祖登门来访,赶忙笑脸相迎,将其迎进家中。
吩咐下人速速备上酒菜,不多时,一桌丰盛菜肴摆于堂前。
二人分宾主落座,常升端起酒杯,笑道:“今日兄长前来,实乃幸事,当痛饮几杯!”
徐辉祖亦举杯回应,二人你来我往,边饮边谈,气氛颇为融洽。
席间,徐辉祖提及前几日土地出让之事,感慨道:“若非父亲教诲,我险些误了大事。此次前来,一是与贤弟相聚,二来也是想请教贤弟,家中产业是如何经营得这般兴旺?”
常升听闻,放下酒杯,谦逊一笑,说道:“兄长客气了,经营之道,其实并无太多诀窍,不过是用心而已。对待麾下老部将,以真心换真心,他们自会全力相助。至于产业,看准时机,诚信经营便是。”
徐辉祖听得认真,不时点头,暗自将这些话记在心中。
二人又谈了些朝堂局势与各家琐事,不知不觉,日头渐西,徐辉祖这才起身告辞,常升将其送至门外,挥手作别。
其实常升与徐辉祖交谈间,并未提及常家诸多产业能有今日光景,实赖万民商会帮扶。
不然,他们兄弟几人,除了常孤楚,谁都没那做生意的头脑。
只因万民商会暗中替他们打理产业这事儿,实在不便公开言说。
若是传扬出去,那闲言碎语必然如潮水般涌来,定是麻烦不断。
徐辉祖回到家中,心里明白常升并未尽吐实情,不过他倒也觉得这无可厚非。
暂居家中的徐妙锦,瞧见徐辉祖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,不禁关切问道:“二哥,这是咋的啦?”
徐辉祖见是妹妹徐妙锦,便开口道:“妹子,你在辽东待了许久,对于经营产业,可有些法子?”
徐辉祖这般发问,实因当下辽东堪称大明商业与经济最为昌盛之地。
徐妙锦常伴常孤雏左右,想必多有耳闻目睹,能知晓些经营门道。
徐妙锦眨了眨眼睛,说道:“二哥,咱家又不缺银钱花用,咋的,你想做生意啦?”
朝廷明文规定,官员不得从商。
可实际上,勋贵与官员哪个没有暗中找人代行商事?单靠朝廷那点俸禄,要想过上舒坦日子,着实不易。
徐辉祖叹道:“妹子,凤阳那边的土地平价出让后,咱家田产少了许多。往后进项必然锐减,如此下去,家中收入怕是远不如前了。我寻思着,得另想法子,看看能不能从经营产业上寻些出路,补上这缺漏。你在辽东见得多,快给二哥支支招。”
徐妙锦忍不住揶揄道:“二哥,那些土地啊,有好些都是靠着手段兼并来的,如今让出去,也好,就当是扔了烫手山芋。要说家中进项,倒也不算太难。有些产业,咱想法子去掺和掺和便是。”
徐辉祖一听,顿时来了劲头,赶忙追问道:“妹子,快给二哥说
第471章 不对劲啊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