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415章 会面[2/2页]

大明辽国公 空樱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常孤雏听闻,面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,轻轻点头道:“此事我早有预料,陛下向来行事缜密,辽东助山东革新政事,如此大事,陛下遣你来探察,倒也在情理之中。”
     杨宪微微颔首,面露赞许之色,侃侃而谈:“常兄,此次前来辽东,一路所见所闻,着实令人赞叹。辽东推行之新政,成效斐然,百姓安居乐业,商贸繁荣昌盛,实乃善政也。”
     言及此处,杨宪神色稍敛,眉头微蹙,轻叹一声道:“然而,朝中局势复杂,竟有不少朝臣,不欲让山东效仿辽东推行此等利国利民之新政。他们或因循守旧,或囿于私利,诸多阻挠,实乃新政推行之碍也。”
     说罢,一脸忧虑地看向常孤雏,似在寻求应对之策。
     常孤雏闻此,不禁冷笑一声,眼中满是不屑,说道:“哼!这些所谓的保守派,实乃迂腐之徒。守着那老一套规矩,不思变通,目光短浅至极。新政推行,于国于民皆有大利,他们却只知因循守旧,生怕触及自身那点儿私利,便妄图阻拦革新大业,实乃国家之蠹虫!”
     他言辞愈发激愤,站起身来,来回踱步,继续道:“辽东能有今日之气象,靠的便是打破陈规,大胆革新。山东若能效仿,必能同获其利。可这些保守派,不顾天下苍生福祉,只为一己之私,置国家长远发展于不顾,真真可鄙!”
     说罢,重重地坐下,端起茶杯,猛饮一口,似要借此压下心头怒火。
     杨宪深以为然,点头不迭道:“常兄所言极是,此辈行径,实难苟同。只是目下山东欲行新政,确然急需辽东襄助。然现今辽东一面要帮扶云南,诸事繁杂;另一面又有诸多学子被征辟,人力物力皆有所耗,如此看来,恐是余力无多,帮扶山东,着实棘手啊。”
     言罢,神色忧虑,轻轻摇头。
     常孤雏闻言,不禁展颜笑道:“杨兄无需为此忧虑。辽东学子虽多有被征辟,然尚有一大部分即将结束实习。咱们不妨将他们派往山东历练。如此一来,既能解山东推行新政人手短缺之急,又能让学子们积累更多阅历,于双方而言,皆为美事一桩。”
     杨宪颇感意外,旋即面露喜色道:“如此当真甚好!只是辽国公你事务繁多,毕竟无法兼领山东政务,届时不知该由何人来把控山东新政推行之进度?”
     常孤雏稍作思忖,从容荐道:“依我之见,山东布政使陈园可担此任。此人既有才能,又具手段,行事果决。且近年来对我辽东新政多有钻研,了解颇深。由他来把控山东新政推行进度,定能妥善处置,诸事顺遂。”
     杨宪颔首称是,面露忧虑道:“我亦知陈园颇具才干,只是前时陈园于孔家覆灭一事出力甚多。士子们多以孔门为尊,恐会抵触针对他,就怕届时他难以服众,压不住场面啊。”
     常孤雏摆了摆手,神色笃定道:“杨兄无需为此忧心。有辽东在此撑持,谅那些士子也不敢肆意妄为。山东推行新政乃大势所趋,纵有些许异议,料他们也只能乖乖就范。”
     杨宪点头称是,心中忧虑稍减。
     当下,便与常孤雏就土地改革、户籍改革、税务改革等新政事宜,展开细细交谈。
     二人时而剖析改革利弊,时而探讨推行之法,言语间,对新政在山东的推行,多有谋划与期许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415章 会面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