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笑里藏刀·桃花碎[2/2页]

风水云雷电 草原蓝天野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p;一、酥里藏刺,笑中埋霜
     沈玉是石禾的旧识。十年前他们在书院同窗,一起在桃树下背书,沈玉总把母亲做的桃花酥分他一半,说:“等将来我们都成了大事,还要一起吃桃花酥。”后来沈玉回了蜀地,石禾投了军,再见面时,竟成了敌国使者。
     沈玉在谷阳城住了半月,每日都来找石禾“叙旧”。他带着石禾去当年两人偷偷爬过的城墙,笑着说:“将军还记得吗?我们当年在这城墙上偷看过灯会。”他给石禾的士兵送蜀锦做的护腕,给春桃的染坊送蜀地的染料,连伙夫都夸他“和气生财”。可石禾发现,他每次说起谷阳城的布防,总会绕着弯子问:“西城门的守卫是不是还像当年那样,换班时爱打盹?”
     最让石禾心里发沉的是那桃花酥。沈玉送来的桃花酥里,夹着极细的银丝线——蜀地的密信常用银丝线绣在糕点里,遇热会显出字迹。石禾把桃花酥放在蒸笼上,果然看到酥饼的油印里浮出字:“三月初三,西城门守将生辰,必饮酒懈怠,可趁机攻城。”字迹娟秀,是沈玉的笔迹,和当年他抄给石禾的诗句一模一样。
     石禾拿着酥饼去找沈玉,沈玉正在桃树下喂鸽子,见了他依旧笑得温柔:“将军怎么不吃酥饼?是不是不合口味?”石禾把酥饼放在他面前,银丝线在阳光下闪着冷光:“十年同窗,你要的就是这个?”沈玉脸上的笑僵了一瞬,随即又软下来:“将军,各为其主,我也是没办法。”
     二、笑脸演戏,真心淌血
     张小姐让石禾“应承”下来。三月初三那天,西城门果然挂起了红灯笼,守将大摆宴席,士兵们喝得东倒西歪。沈玉站在城楼上看,笑着对石禾说:“将军果然信我。”石禾举起酒杯,杯沿碰着他的杯沿,冰凉的触感像心里的霜:“你要的,我给你。”
     可他们都没看到,春桃在染坊里哭红了眼。她发现沈玉送来的染料里掺了“烂布草”——这种草的汁液看着鲜艳,染在布上半月后就会腐烂,而谷阳城刚用这批染料染了全军的军旗。她拿着染坏的布去找沈玉,沈玉正给孩子们分糖果,笑着说:“春桃姑娘别急,我再送些好染料来。”转身却对随从使了个眼色,那随从悄悄往军旗库的方向走。
     夜里,石禾去沈玉的住处,见他正在写家书,烛火照着他的侧脸,还是当年书院里的模样。“你母亲还好吗?”石禾轻声问。沈玉笔尖一顿,信纸洇出个墨点:“她……去年过世了,临终前还问我,什么时候能和你再一起吃桃花酥。”石禾的心猛地一沉,他想起沈玉母亲总笑着往他兜里塞酥饼,说:“阿玉性子软,以后要靠你多担待。”
     沈玉突然抓住石禾的手,眼里的温柔碎了,露出从未有过的痛苦:“阿禾,别信我!蜀王派了死士,今晚不仅要攻城,还要放火烧粮仓!那些染料是幌子,他们真正要烧的是……”话没说完,窗外飞来一支冷箭,正射中沈玉的后背。他倒在石禾怀里,嘴里涌出的血染红了石禾的衣襟,像极了那年落在两人书桌上的桃花瓣。
     “我藏的刀……本想……自己挡……”沈玉的手攥着石禾的衣袖,眼角的痣被泪水晕开,“桃花酥……是我娘的方子……没下毒……”
     三、笑尽刀落,桃花成冢
     沈玉的死换来了谷阳城的安宁。他藏在笑脸里的,不仅有蜀王的密令,还有给石禾的警告——他故意把攻城时间写在桃花酥里,就是赌石禾能发现;他给死士的信里偷偷改了粮仓的位置,让他们扑了个空。那些温柔的笑,是演给蜀王的戏;那些藏在戏里的真心,才是他留给旧友的生路。
     石禾在桃树下埋了沈玉的遗物,有半块没吃完的桃花酥,有当年两人共用的砚台,还有他写了一半的家书。春桃染了块红布盖在坟上,布上绣着桃花,针脚歪歪扭扭的,像哭花的眉眼。“他笑得那么暖,心里该多疼啊。”春桃抹着眼泪说,“又要演戏骗将军,又要偷偷护着我们,这刀藏得也太苦了。”
     后来石禾再也没吃过桃花酥。每年春天桃花开时,他都会去沈玉的坟前放一坛酒,酒里泡着新鲜的桃花。有次他喝醉了,对着坟茔喃喃自语:“你说各为其主,可你藏的刀,最后还是刺向了你自己。”风穿过桃树,花瓣落在酒坛上,像无声的叹息。
     张小姐看着石禾落寞的背影,对春桃说:“笑里藏刀最伤人的,从不是刀有多利,是拿刀的人曾对你笑得有多真。就像沈玉,他用十年同窗的情分做糖衣,把刀藏在最软的地方,刺向别人时,自己先流了血。”
     那年秋天,谷阳城的织坊出了种新布,底色是桃花粉,上面绣着带刺的花枝,取名“故人衣”。春桃说:“这布要送给守城门的士兵,让他们知道,最该防的不是横眉冷对的敌人,是笑着对你的人——因为你永远不知道,他们的笑里,藏着多少不得已的眼泪。”风拂过布坊,新染的布在竹竿上飘动,像一片落不尽的桃花雨,带着甜,也带着涩。
    喜欢。
  

笑里藏刀·桃花碎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