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孔盛东已经认出这名叫文平的书吏,结合与黄跃和李豆的谈话,他确信李嗣源那边一定出了事,至于是不是真如这些人所言李嗣源已经发动叛乱,他还真不好下定论,按说以他和李嗣源的关系,如果真有这种事,李嗣源怎么也应该和他透露一点点信息,结果他这个所谓的李嗣源嫡系,竟然没有提前得到一点消息。
穆有粱、李知行显然也有和孔盛东一样的疑惑,穆有粱又问文平:“这个消息准确吗?李嗣源大人真的反了?那为什么不直接剿灭我们,而要解除我们对双宁营的指挥权?”
文平常年跟在文长史身边,虽然身份不高,但是显然对官场上的内情比孔、穆、李三人更清楚,他冷静地答道:“当时文长史也有这样的疑惑,文大人认为有两种可能性,一是李嗣源大人反叛的消息还没有完全证实,毕竟邺都和洛阳之间距离远,战场上的离间计,反间计也常见,二是皇帝还想通过某种方式重新接纳李嗣源大人回归新朝,所以并没有对双宁营这样和李大人有牵连的部属下狠手,小的当时也想是不是牵扯的人太多,皇帝不敢一下下狠手,毕竟李大人在河东道内为两代晋王征战多年,现在唐军中李大人的旧部也数不胜数,真要大开杀戒,那得杀多少人啊?”
三人默不作声思索了一阵,孔盛东说道:“我估计这三个原因都有。李嗣源是什么人!他如果真造反,比朝中任何人都影响大,一品大员,太傅,中书令.......”
穆有粱说道:“我们就当李嗣源反了,眼前该如何应对才好?”
李知行此时还没有从儿子李玉轮被抓的消息中恢复过来,抢着说了句:“要我说我们该向着李嗣源大人,皇帝和阉人们不是东西,凭什么抓文长史和玉轮,连我们都不知道李嗣源造反,他们能知道什么?也不知道这时他们如何!唉......”
面对这种生死攸关的情形,孔盛东不敢妄下结论,但是从内心来说,孔盛东对新朝和皇帝也没什么好感。按说唐军这几年对外作战顺风顺水,接连拿下燕国、梁国、蜀国,使党项、岐王、吴越、南吴称臣,可是内政却一塌糊涂,民生没有丝毫改善,商贸流通被限制,各地监军与地方驻军摩擦不断,州城叛乱四起,实在不像盛世明君统治天下该有的模样。这是为什么呢?
穆有粱见孔盛东不说话,再次提醒道:“四个时辰!四个时辰后我们交出双宁营吗?”
孔盛东这才反应过来,眼前这个坎对于他们才最重要。他将思绪转回,琢磨了一阵后问道:“穆兄,你说双宁营的军兵会跟着黄跃走吗?”
穆有粱马上回过神,命沙孔龙速将双宁营在上泉镇的校尉以上军官全部召至南货铺。
不到小半刻,冯英、孙登云等人带着十余名双宁营的骨干校官进入南货铺内堂,将堂内站得满满的。
穆有粱说道:“你们大概也听说了,云州的监军大人命我
第397章 李嗣源叛乱一[1/2页]